
美國總統特朗普將中美貿易協議期限由7月9日延至8月1日,MSCI世界指數截至7月28日年內總回報12%,主要股市預測市盈率均高於過去5年平均。
事實要點:
▷ 中美貿易協議期限由2025年7月9日延至8月1日(原文提及「延後至8月1日」但未註明年份,依原文末表格推斷為2025年)
▷ MSCI世界指數2024年1-7月28日總回報12%(彭博數據)
▷ 標普500預測市盈率22.5倍,高於5年平均20倍;恆指11.0倍高於9.9倍
▷ 2022年1-10月股債雙殺期間,60%股票+40%債券組合跌幅-23.8%(股票-26.4%)
▷ 彭博環球綜合債券指數與MSCI世界指數用於歷史市場事件回測
(註:原文表格中「美國關稅」事件時間標示為3/2025-6/2025,推斷協議延期至2025年,但正文未明確說明年份,此處依表格數據保留)
美國總統特朗普於4月2日公布對等關稅後觸發環球金融市場下挫,其後他又宣布90天關稅暫緩期,刺激市場回升,投資者猶如坐上了「關稅過山車」。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已於7月9日屆滿,但特朗普已將貿易協議最後期限由7月9日延後至8月1日。惟市場對這段期間公布的貿易協議反應普遍正面,帶動股市節節上升。
總括而言,環球股市今年以來錄得不俗的升幅。根據彭博數據,MSCI世界指數今年截至7月28日錄得約12%的總回報。從估值的角度來看,普遍股市的預測市盈率雖然未至於非常高,但已較過去5年的平均高(見下表)。我們認為投資者分散風險尤其重要,透過地域分散、資產類別分散和時間分散,可望加強抗跌力。
主要股市未來12個月預測市盈率
指數 | 未來12個月 預測市盈率 | 過去5年平均市盈率 | 預測市盈率 較過去5年平均高/低 |
美國標普500指數 | 22.5倍 | 20倍 | 高 |
歐洲STOXX 600指數 | 14.6倍 | 14.3倍 | 略高 |
MSCI日本指數 | 16.3倍 | 15.4倍 | 高 |
香港恆生指數 | 11.0倍 | 9.9倍 | 高 |
MSCI 亞洲(日本除外)指數 | 14.0倍 | 13.4倍 | 略高 |
*地域分散*
展望下半年,儘管市場對於經濟衰退的擔憂稍歇,我們認為環球經濟持續放緩,各個市場的增長前景相若。相對於將所有雞蛋放在單一市場如美國或中國,分散投資於包含多個市場的環球股市或亞洲股市,可分散風險之餘也可享受整體大市的升勢。
*資產類別分散*
然而,由於整體股票市場的估值已不便宜,若想進一步分散風險,可考慮在組合加入相關性低的資產類別。以債券為例,倘若出現市場事件,組合加入債券部署,可望減低組合跌幅。下表列出了過去20多年不同的市場事件以及事件發生期間環球股票的跌幅,倘若組合加入約40%的環球債券,同期跌幅往往較單單持有股票低。惟一例外是2022年股債雙殺時期(源於央行大幅加息),但我們認為央行在現水平再大幅加息的機會不高。
市場事件 | 時間 | 環球股票* | 60%環球股票 + 40%環球債券* |
科網股泡沫爆破 | 3/2000-10/2002 | -48.5% | -22.1% |
金融海嘯 | 10/2007-3/2009 | -55.4% | -33.0% |
歐債危機 | 4/2010-7/2010 | -20.5% | -11.9% |
A股熔斷 | 1/2016-2/2016 | -13.0% | -7.5% |
第一次中美貿易戰 | 3/2018-12/2018 | -14.9% | -9.9% |
新冠疫情 | 2/2020-3/2020 | -21.4% | -13.0% |
聯儲局大手加息 | 1/2022-10/2022 | -26.4% | -23.8% |
美國關稅 (截止26/6/2025) | 3/2025-6/2025 | -5.4% | -2.4% |
資料來源:彭博、永明資產管理;截至2025年6月26日
*時間分散*
分段吸納平均買入價格,利用平均成本法可從時間方面分散風險。平均成本法的好處是可減低市場風險,緩和短期市場波動對投資的影響。投資者不論基金單位價格高低,均以固定金額作定期投資。當基金單位價格上升時,該筆金額會買入較少的基金單位;當價格下跌時,同樣的金額卻可以買入較多基金單位。經過一段時間後,買入的基金單位價格就會拉勻,長線而言,有助抵禦投資巿場的短期波動。《永明資產管理高級投資策略師 香敏華》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美烏元首白宮會談後,特朗普再與普京通電,你認為美國能否促成「普澤會」?你對俄烏實現和平有多大信心?►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