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國7月CPI數據12日顯示核心CPI同比增3.1%,財長貝森特提及9月或減息50基點,13日芝商所FedWatch顯示9月減息概率100%(含50基點5%)。美國8月7日實施新關稅,平均有效稅率升至18.6%,14日公布7月PPI創三年最大升幅。
事實要點:
▷ 美國7月核心CPI同比3.1%(12日公布),核心服務價格環比0.37%(高於6月0.25%)。
▷ 芝商所FedWatch工具13日顯示:9月減息概率100%(其中50基點概率5%)。
▷ 美國8月7日實施新關稅,平均有效稅率升至18.6%(較7月增約2百分點)。
▷ 7月PPI數據14日公布,創三年最大升幅。
▷ 貝森特14日澄清其言論僅討論中性利率模型,非施壓減息。
美國上周二(12日)公布的7月CPI數據顯示通脹壓力並未顯著加劇,同時美國財長貝森特(Scott Bessent)在媒體訪談中提及潛在的進取減息路徑,引來少數交易員一度押注9月減息50基點。然而,若減息50點子的預期進一步升溫甚或成為市場共識,恐對股市構成短期壓力。
7月核心CPI按年上漲3.1%,略超市場預期,按月則增長0.3%,符合預期。深入剖析數據,核心服務價格按月上漲0.37%,高於6月時上漲0.25%,雖引發一定關注,但主要受機票、休閒娛樂及醫療護理服務價格推動,而非廣泛性的服務物價上升。核心商品價格按月升幅則與6月大致相若,表明關稅效應尚未失控。
在通脹未大幅加速的背景下,貝森特表示聯儲局於9月可考慮減息50基點作為減息周期的起點,促使部分交易員押注更大力度減息。根據上周三(13日)芝商所FedWatch工具顯示,9月減息機率達100%,其中減息50基點的機率則有半成。
從美股持續創高、全球股市維持強勁來看,投資者對減息帶來的流動性支持仍持樂觀態度。儘管9月大幅減息50基點的機率仍屬於低,若此預期進一步升溫,短期內對股市走勢可能弊大於利。
需注意的是,市場原預期減息將於10月或12月逐步展開,而9月減息的預期急劇升溫,主要源於本月初公布的美國7月非農就業數據遠遜預期,並大幅下修5月及6月的數據,引發對經濟動能的擔憂。這反映減息動機可能傾向於應對增長放緩,而非純粹的中性利率調整。因此,若市場對減息50基點的押注加劇,屆時市場解讀減息的焦點或不會放在增加流動性的美好一面,而會是擔心美國經濟前景急速惡化的醜陋一面。
另一方面,雖然7月CPI未見明顯升溫,但美國自8月7日起實施新一輪關稅調整,將平均有效關稅稅率推升至18.6%,較7月上漲約兩個百分點,這可能在未來數月推升輸入性通脹。若經濟增長明顯趨緩並伴隨通脹回升,類滯脹風險恐再度浮現,影響投資情緒。
上周四(14日)公布的7月PPI數據遠超預期兼創3年來最大升幅,凸顯供應鏈價格壓力。同時,貝森特澄清其言論僅為討論中性利率模型,而非施壓聯儲局大幅減息,此舉暫時緩解市場對9月減息50基點的過熱預期。展望未來,投資者宜密切監測後續數據,特別是8月的就業數據及通脹數據,以評估往後的減息路徑及幅度。《東亞銀行投資策略師 吳永強》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人生有很多苦痛的經歷,但我不甘心去白受這些苦,要從中「獲利」,去學習,令苦變得有價值,再跟其他人分享►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