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基金回流|中國市場甩「不可投資」標籤 外資重倉科技股及債市
29/09/2025
《經濟通通訊社28日專訊》環球基金經理正重新湧入中國市場,受惠於今年A股錄得2.7萬億美元升幅及高科技產業突破。高盛集團(NYSE:GS)數據顯示,全球對沖基金8月對在岸股票持倉活躍度創近年新高,與2021年「不可投資」的市場評價形成強烈反差。
全球基金回流潮
太平洋投資管理公司指出,投資者現更憂慮錯失機會而非風險。人民銀行數據顯示,上半年外資對在岸股、債、貸款及存款同步增持,為2021年以來首見。截至6月淨流入規模已超2024全年預估值的60%,外管局副局長李斌本月初證實,8月外資繼續淨買入在岸股債。
科技突破成催化劑
科技巨頭突破成關鍵驅動因素,阿里巴巴(US.BABA)推出自主AI模型,寒武紀等芯片企業實現技術突破。安本新興市場主管預期,清潔技術及AI領域的估值優勢將引發「錯失恐懼症」(FOMO),推動外資持續加倉。
股債市場同步吸資
摩根士丹利數據顯示,截至8月底外資長線基金淨流入達10億美元,扭轉去年170億美元流出趨勢。在岸滬深300指數本季累升16%創三年高,創業板指更飆近50%。儘管如此,兩大指數仍低於2021年峰值。
政策支持增強信心
瑞銀中國市場主管強調,中國佔全球經濟比重與外資低個位數配置形成巨大落差,蘊含長期機遇。人行副行長鄒瀾上周五(26日)在港表示,人民幣債券實質利率具吸引力,為全球投資者提供優質渠道。
市場復甦亦惠及人民幣匯率,本月兌美元升破7.1關口,創去年11月以來新高。PIMCO亞洲組合經理透露,客戶關注點已從「如何避險」轉向「捕捉中國機遇」,其管理的5.72億美元基金正考慮增持中國國債。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