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香港金管局2025年9月29日公布,上半年零售銀行整體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13.4%,資產回報率升至1.27%,總資本比率達24.4%,家庭負債增1.8%。
事實要點:
▷ 零售銀行稅前溢利年增13.4%(2025上半年)
▷ 總資本比率24.4%(高於國際最低8%)
▷ 資產回報率1.27%(2024同期1.19%)
▷ 內地相關貸款40230億港元(佔總資產12%)
▷ 家庭負債增1.8%(住宅按揭增1.2%)
金管局發表《貨幣與金融穩定情況半年度報告》,上半年零售銀行整體稅前經營溢利按年增長13.4%。盈利增長主要得益於外匯和衍生工具業務的收入,以及收費和佣金收入的增加,抵銷了持有作交易的投資收入的減少。整體而言,銀行的資產回報率於2025年上半年上升至1.27%,2024年同期則為1.19%。
部分反映港元利率於回顧期內下跌,零售銀行的淨息差由2024年同期的1.51%收窄至2025年上半年的1.47%。
香港銀行業的資本維持充裕。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綜合總資本比率在2025年上半年末處於24.4%的高位,遠高於8%的國際最低標準。此外,本地註冊認可機構的非風險為本槓桿比率於2025年6月底錄得7.9%的穩健水平,超過3%的法定最低水平。
*銀行業整體資產質素風險維持可控,撥備充足*
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在回顧期內仍然面對上升壓力,但銀行業整體資產質素風險維持可控及銀行撥備充足。認可機構的總特定分類貸款比率由2024年12月底的1.96%微升至2025年6月底的1.97%。認可機構的逾期及經重組貸款比率亦由2024年12月底的1.55%上升至2025年6月底的1.58%。近期特定分類貸款比率呈現上升壓力大致由商業房地產信貸帶動,因為商業房地產市場面對包括利率和市場供求變化在內的多種因素的壓力。然而,評估與商業房地產貸款相關的銀行信貸風險仍屬可控。
家庭負債在2025年上半年增長1.8%,增幅大於2024年下半年的0.6%。數據細分顯示,隨著期內住宅物業交易增加,住宅按揭貸款的增長率在2025年上半年上升至1.2%。同期,私人貸款增長上升至3.1%。
*上半年本地公司貸款增長2.4%*
本地公司貸款在2025年上半年增長2.4%,是自2023年上半年以來首次錄得半年度正增長。向電力及氣體燃料業、資訊科技業及製造業發放的貸款錄得較高增長,而向運輸及運輸設備業以及建造及地產業發放的貸款則溫和下跌。
銀行業的中國內地相關貸款總額由2024年底的38730億元(佔總資產的12.2%)增加3.9%至2025年6月底的40230億港元(佔總資產的12%)。認可機構的內地相關貸款的總特定分類貸款比率55由六個月前的2.37%下降至2025年6月底的2.16%。
*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健康,相關信貸風險在控制範圍內*
金管局一直密切監察家庭負債。大部分家庭負債為受宏觀審慎政策框架規管的住宅按揭貸款,以及受銀行審慎及有效的信貸風險管理措施管控下,為財富管理客戶提供的有抵押貸款。此外,金管局也要求銀行在批核信用卡及個人無抵押貸款時,須採用審慎的標準。總體而言,金管局認為家庭資產負債情況健康,相關信貸風險在控制範圍內。
《經濟通通訊社29日專訊》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