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第一財經》報道,內地多家銀行正加速推進房產直售業務,而業內稱這些大多來自不良貸款處置的房源為「銀行直供房」(註:類似香港的「銀主盤」)。
報道指,據不完全梳理,包括農業銀行(01288)(滬:601288)、建設銀行(00939)(滬:601939)、交通銀行(03328)(滬:601328)等多家銀行,近期均通過線上平台大量直接銷售房產,部分銀行的在售房產標的已超千套,處置速度明顯加快。其中,一處市場估價約200萬元(人民幣.下同)的房產,近日在某第三方拍賣平台上以150萬元成交,即較市價低25%。
報道指,銀行加速處置房產,主要受兩方面因素驅動。業內人士透露,一是為了提升債權回收率。傳統處置路徑從貸款違約到最終完成房產銷售通常需耗時兩年以上,而當前市場環境下周期可能進一步拉長。相比之下,直接銷售房產能有效加快資金回收。
二是法拍市場遇冷促使銀行轉向直接處置。克而瑞研報顯示,2025年6月,受季節性因素影響,法拍房供應規模3.2萬套,創年內新高,成交3215套。6月掛拍法拍房平均起拍折價率為28.4%,環比下降0.5個百分點,為2025年以來第二低點;成交法拍房的平均折價率31.3%,環比下降1.2個百分點。銀行業內人士表示,在法拍不奏效的情況下,有銀行會選擇實物抵債,辦理完產權過戶後,再擇機出售房產。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推崇「是旦主義」!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人生如「腸粉」,要加上不同醬料,才會有韻味►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