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7月31日發布通知,要求城市商業醫療險(惠民保)規範精準定價,2024年中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近萬億元,2025年上半年保費6223億元。
事實要點:
▷ 7月31日發布通知,要求惠民保基於年齡、性別、健康狀況差異化定價。
▷ 2024年商業健康保險保費近1萬億元,2025年上半年保費6223億元。
▷ 近10年商業健康保險年均增速約20%,累計賠款2.6萬億元。
▷ 通知要求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納入保險責任範圍。
▷ 截至2025年上半年,商業健康保險長期責任準備金超2.5萬億元。
(註:原文未明確提及2025年數據的具體統計截止日期,僅表述為「2025年上半年保費收入6223億元」,故直接引用原文描述)
7月31日,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向各金融監管局、保險業協會、各保險公司印發《關於推動城市商業醫療險高質量發展的通知》,要求城市商業醫療險突出普惠定位,堅守商業屬性,遵循保險規律,規範精準定價。
城市商業醫療險即「惠民保」是由地方政府及相關部門指導、保險公司商業運作、與基本醫保銜接的商業保險,具有投保門檻低、保費低、保額高等特點。
*規範精準定價要遵循風險對價原則,實現差異化定價*
《通知》指出,保險業要優化城市商業醫療險產品供給,及時將醫療新技術、新藥品、新器械應用納入責任範圍,提供覆蓋廣泛、公平可得、保費合理、保障有效的保險服務。城市商業醫療險應當遵循市場化、法治化原則,堅持保險公司自主經營,人民群眾自願投保。各公司要按照商業保險的基本原則和客觀規律開展業務,堅持保費收取與保障程度相適配、擴面提質與商業可持續發展相結合。
《通知》還提到城市商業醫療險規範精準定價要遵循風險對價原則,實現差異化定價,原則上應當基於不同群體的年齡、性別、健康狀況等因素進行相應的責任分級或費率分組,不斷提升產品和服務的公平性和適配性。對於首次納入保險合同的責任,應當基於歷史經驗數據和醫療、醫保、醫藥等相關方提供的基礎數據,科學準確定價。
數據顯示,2024年中國商業健康保險保費收入合計近萬億元(人民幣.下同),2025年上半年保費收入6223億元,近10年年均增速約20%,累計支付賠款2.6萬億元,目前還積累了超過2.5萬億元的長期責任準備金,將成為人民群眾未來健康保障的儲備。
《經濟通通訊社1日專訊》
【樂本健11月限時優惠!】 憑獨家優惠碼【ETN2511】,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