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發佈時間:4日
內文:經濟通通訊社
核心摘要:
香港金管局助理總裁區毓麟4日指出,中小企需維持正常銀行戶口營運,金管局要求銀行按風險程度進行盡職審查,並設專責小組處理關戶爭議,曾協助企業恢復被關閉帳戶。
事實要點:
▷ 金管局設開立及維持戶口專責小組,曾協助未更新業務資料遭關戶企業恢復帳戶及貸款。
▷ 銀行關戶主因包括企業未配合更新業務資料導致盡職審查未完成。
▷ 金管局要求銀行按風險程度分級審查,禁止「一刀切」處理客戶帳戶。
▷ 近年企業誤墮騙案類型包括出借戶口或與可疑對象交易。
▷ 金管局持續要求銀行保持客戶溝通透明度與合理性。
金管局助理總裁(銀行操守)區毓麟表示,中小企是香港經濟的重要基石,也是銀行的重要客戶群。金管局與銀行業一直關心中小企,並推出不同措施協助中小企持續發展和升級轉型,提升競爭力和生產力。中小企在面對各種挑戰時,擁有「健康」的銀行戶口就是生意營運和資金往來的基本支柱。
他指出,客戶戶口的「身體檢查」會因應企業的身體狀況(即風險程度)而有所不同。金管局不時提醒銀行須秉持「風險為本」的原則進行客戶盡職審查,將風險區分,採取與風險水平相稱的措施,避免不必要的程序,不要「一刀切」。更重要的是,金管局一直要求銀行公平待客,與客戶保持良好溝通、保持透明度和合理性。
他提及,金管局設有開立及維持戶口專責小組處理和跟進個案,並向銀行業界反映從公眾及商界收集到的意見,進一步提升客戶體驗,並舉例指,曾經有中小企因被銀行通知關戶及要求提早清還貸款而向金管局的專責小組尋求協助。經金管局了解後,發現銀行關戶是由於中小企已經擴展和改動業務,但並沒有應銀行要求提供業務更新的資料,引致未能完成相關盡職審查,而導致銀行關戶的決定。在中小企向銀行提供所需資料及經銀行重檢後,公司戶口以及貸款均獲維持。由此可見,如果銀行和企業之間能保持有效和良好溝通,使銀行有效地掌握企業最新情況,提供合適的服務,銀行既可以保留良好客戶,客戶又可以繼續得到銀行支持擴展業務,才是雙贏局面。
他表示,近年騙徒和不法分子都「升級轉型」,企業一不留神,便可能會誤墮騙案陷阱,例如借出戶口或與可疑對象進行交易。強身健體是重要一環,包括培養良好財務習慣及戶口操作行為,留意戶口情況,對銀行的持續監察和盡職審查的措施抱持正面態度,這些都是維持戶口正常運作的良好習慣。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
【你點睇?】日揆言論引發中日關係惡化,當局更新外遊警示呼籲赴日提高警惕。你短期內會否赴日旅行?► 立即投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