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港股通7月日均成交額1440億港元創歷史第二高,首7月淨流入8670億港元超2024全年紀錄。滬深港通北向交易7月日均成交額2020億元人民幣,環比增36%。
事實要點:
▷ 港股通7月日均成交額1440億港元(歷史第二高),首7月淨流入8670億港元(超2024全年紀錄)。
▷ 恒指7月累升2.9%,滬深300指數漲3.5%;人民幣兌港元升值0.5%。
▷ 滬深港通北向交易7月日均成交額2020億元人民幣(環比增36%),佔A股總成交6%。
▷ 內地活躍IPO申請6月底達280宗(4月9日為190宗),北交所、科創板及創業板為主。
▷ 證監會6月准未盈利科技公司於科創板及創業板上市,國務院允大灣區H股深交所掛牌。
港股通7月成交額上升,延續了過去兩年升勢。隨著香港IPO市場回暖,以及內地投資者在市場不確定性下積極尋求多元化投資,料將推動南向交易長期需求。
港股通7月日均成交額達1440億港元,創歷史第二高月度紀錄。港港股需求獲多重因素支撐,包括內地投資者分散投資需求、港股通擴容、香港IPO儲備充足,以及更多雙重主要上市公司納入港股通。
內地投資者7月份淨買入1360億港元股票,令今年首7個月淨流入資金達8,670億港元,已超越2024年全年創紀錄的淨流入水平。期間恒指累升2.9%,滬深300指數則上漲3.5%。H股相對A股折讓進一步收窄,人民幣兌港元升值0.5%。
*刺激政策及中美關係成投資關鍵*
境外投資者透過滬深股通投資A股的意欲,可能取決於北京方面出台進一步刺激措施以及中美關係的進展。緩解外部衝擊的激勵措施以及AI技術的進步,或可提升境外資金對A股興趣。資本市場改革措施,如6月宣布放寬上市規則,料有助重振內地的IPO項目。
滬深港通北向交易7月日均成交額(買賣合計)按月急升36%,達到2020億元人民幣,約佔A股總成交額的6%。自去年8月內地交易所停止披露每日和每月資金流數據以來,境外投資者對A股的淨買入變得更加難以追蹤。
*監管鬆綁料助IPO市場復甦*
內地IPO市場已顯現出早期回暖跡象。目前監管部門似乎正在放鬆監管力度,扭轉自2023年8月以來新股上市低迷局面。這與中資企業尋求海外上市的項目數量激增形成對比。內地證監會在6月表示,為支持創新,未盈利的優質科技公司可恢復在深交所創業板和上交所科創板上市。國務院同月宣布,將容許總部設於大灣區的H股上市公司在深交所掛牌,具體實施細則仍待公布。
截至6月底,內地活躍IPO申請由4月9日的190宗躍升至280宗,主要集中在北交所、上交所科創板及深交所創業板。《彭博行業研究》
《經濟通通訊社20日專訊》
【你點睇?】新田科技城發展區發現明朝古墓群,有團體倡當局修改規劃,原址保留,你是否贊成?►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