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復條碼急就章 復常須清零籌劃
21/04/2022
本港社交距離措施今起首階段放寬,可望略減各行各業燃眉之急,惟康復紀錄二維碼配套未臻完善,再次反映港府抗疫每每急就章。從復課安排可見,食肆、戲院等員工頻密快測,應有助切斷傳播鏈,但新加坡逐步放寬的經驗顯示,新症有大反彈之虞。有專家預期,單日確診今後可能只能降至雙位數,無論現任或下任特首,俱要籌謀和闡釋未來動態清零的全盤預案,無縫爭取復常。
善用快測遏疫 免寬禁大反彈
第5波新冠疫情趨緩,晚市堂食、個別表列處所時隔3個多月終能重啟,展開解禁3部曲。早前臨時失業支援的申請遠超預期,今天公布的最新失業率亦勢再上揚,餐廳、美容院、本地遊仍能屢屢預約爆滿,迎來「報復式」消費,應可稍消除經濟陰霾。
只是,港府政策顯然未能追上形勢。早於2月疫苗通行證擴大時,本欄已促請妥善處理康復者認證;今波確診總數已然超過118萬,當局前天始突然為他們推出專屬二維碼,引致熱綫大塞車,未能及時處理快測紀錄延報、護照登記人士等,亂象頻生,只能全力確保大家知悉確診、隔離或出院等證明,全部有效。
舉凡新措施皆需時推展適應,有國際學校早前一連呈報12宗快測陽性,昨日證實全屬誤報,惟願當局可與食肆及處所緊密溝通,以免員工每3天快測1次的安排,再傳出虛驚,妨礙阻截隱形傳播。
復活節過後,本港最新確診單日升了1成至668宗,衞生防護中心認為波幅仍屬正常。不過,在上月底放寬餐飲娛樂限制的新加坡,民眾趁長假紛紛外出,前晚公布的案例近乎倍增。
新加坡完針比率遠勝本港,染疫總數則相若,並仍保留相當限制,如食客起碼打兩針才可最多10人一枱,尚且有明顯反彈,本港今後勢將面對類似情況。市民亟盼知道,當局有何準則決定會否重新收緊,或放慢放寬步伐。日前剛開始激進解禁的南韓,或帶來更多啟示。
港大學者孔繁毅相信,只要接種率夠高,就算未來新增確診只能降至雙位數,仍不用太擔心。但以本港獨特定位,內外通關缺一不可,故必須有促成動態清零的完整規劃和板斧,且不會因政府換屆變更,否則社會經濟只會再次進退維谷,無法真正復常。
上海的經驗反映,倘疫情仍處升勢,即使推出幾輪全民強檢和禁足,輔以全國馳援,仍難竟全功。本港今波疫情已靠穩,當局須妥善研判,及早公布何時才是最合適時機,再利用大型核酸或抗原檢測計劃,以根除病毒。
適時重新追蹤 借鏡廣州經驗
以廣州為例,白雲區發現傳播苗頭時,本月8日已連夜要求當區核酸檢測,並停運半封閉場所、改上網課等,其他區翌日起至少全員檢測,結果全市於本月中已是44例見頂。過去一周,新症回落至20宗左右,最新僅得白雲仍有傳播,須維持較嚴限制。
本港的接觸追蹤工作已停擺多時,今後必須適時重啟,才可補足污水監測,鎖定爆發點,致力動態清零。現屆和來屆政府更要汲取葵涌邨行動拖沓的慘痛教訓,隨時精準圍封強檢,防止更多新冠變異株扎根,觸發新一波疫情。
【你點睇?】美國聯邦政府再停擺或令關鍵經濟數據無法按時發布,你認為會否對股市造成負面影響?► 立即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