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強接種須靈活 酌情容許更多人加針
04/11/2021
港府為積極維持社區零感染,近期接連推出防疫新策,明天起將接受預約第三針。當局昨日釋除了市民對加強劑的一些疑慮,維持可即日接種的安排尤為可取,惟只要供應許可,亦要適當酌情容許暫未符資格卻有需要的人打針,以保公眾安心。正如強制使用安心出行的經驗也反映,前綫人員初時或可適度從寬處理,但要盡快派更多人手,在前綫即時解決問題,否則這項提升防疫措施就失去作用。
公務員事務局局長聶德權宣布,免疫力弱及高感染風險人士下周四雙11起可開打第三針,但分別需要打完第二針至少4星期以及6個月。
有機供不應求 按反應速增購
衞生署聯合科學委員會早前建議,各優先群組打復必泰作加強劑,以達至更好免疫反應。聶德權指出,盡管合資格人口料達186萬,而手上僅餘約170萬劑復必泰,由於不少人士仍未到期加針,故短期供應足夠,並一直有聯絡藥廠,可按需求添購。
按照外防輸入、內防擴散原則,港府所有加強劑安排都應旨在加強社區保護,鼓勵應打盡打。社區疫苗接種中心繼續派發即日籌之餘,可免預約注射的公院亦將增至9間,當局對於未合資格人士,同樣要盡量靈活處理。
世衞專家顧問建議,打畢兩針科興或國藥的長者在1至3個月後要接種加強劑,故港府應視乎走勢,不必將完針至少6個月視作硬指標;倘若坊間反應熱烈,理應從速增購疫苗。有航空工會已反映,一些前綫員工或有家人不能打針,或自身跌至再沒抗體,他們都希望可以加針。
雖然港府維持打畢兩針等於完成接種,但個別如以色列的疫苗通行證,已改為要求三針,所以本地前綫醫護要有合理酌情權,為需要出國的市民加針。
而在過去3天,政府場所必須使用安心出行,偶有亂象。對於長者所遇難題,副政府資訊總監黃志光回應,公眾可利用WhatsApp文字查詢,惟這對於不諳科技,或沒智能手機人士,恐比本來要解決的問題更麻煩,當局更應另設電話專綫。
顧及無手機者 專綫解答疑難
據社協表示,有露宿者近日入場飲水洗澡,一度未獲體育館前綫職員豁免掃碼;也有學生因沒手機無法進入中央圖書館,足證新政初期或需要通融,但應盡快派人在前綫解決問題。前綫最簡單的對策或是參考新加坡,派發「攜手防疫器」,方便沒有智能手機的長者和小孩。
至於台灣支援舊式手機的「簡訊實聯制」,新西蘭試讓智能手機用戶放近專屬標籤即自動登記,同屬便民做法,港府定要竭力令電子接觸追蹤更簡便,如容許八達通記錄。
其實各地區團體丶政黨可以出力幫手,在前綫協助解決問題,這正是他們為居民服務的大好機會!
早前宣布取消領事館人員豁免檢疫,由於事前沒作妥善諮詢,惹來違反國際公約的質疑,今次有關B類食肆未來需否強制使用安心出行,兩名局長表明會密切溝通,總算汲取了經驗。有中小食店商會相信,規定使用程式影響應該不大,反倒是當局近期加強巡查,不時有食肆因客人填漏和寫錯資料,被罰停晚市14天。
特首林鄭月娥曾表明,收緊安心出行應用,是為與內地防疫更一致,令通關比較易處理,聶德權則解釋,打第三針本身與通關沒直接關係。但顯然易見,酌情容許更多高風險、有染疫憂慮的人士盡早打針,加固社區保護屏障,對於恢復跨境往來,絕對有利無害。
【你點睇?】普京期望上合組織能形成歐亞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你認為上合是否有實力擔任更重要的全球安全角色?►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