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發佈時間:2023年9月21日
核心摘要:
2023年9月21日港股收市時,衍生權證與牛熊證成交額分別達64.29億及88.51億港元,佔主板總成交2.444%與3.365%,監測範圍涵蓋150隻證券。
事實要點:
▷ 21日牛熊證成交88.51億港元(佔主板3.365%),衍生權證64.29億港元(佔2.444%)。
▷ 監測150隻證券中,超短線買入首選農夫山泉、中石油、滙控相關認購權證。
▷ 牛熊證自2006年6月推出,交投集中於指數類別。
▷ 認沽權證首選標的為新東方、農業銀行、銀河娛樂相關產品。
▷ 必需性消費業、工業與能源業為當日超短線表現最強板塊。
各主要業務類別中,現時超短線表現最強者為必需性消費業、工業與能源業。此外,於筆者監察的150隻證券中,超短線投機價值最高者現為農夫山泉(09633)、中石油(00857)與滙控(00005),可用作買入其相關認購權證或牛證圖利時的參考。至於用作買入其相關認沽權證或熊證超短線圖利時應參考的證券,則宜首選新東方(09901)、農業銀行(01288)與銀河娛樂(00027)。
昨天(21日)收市時,衍生權證總成交金額64.29億元,牛熊證總成交金額88.51億元,分別佔現貨主板市場總成交金額的2.444%和3.365%。牛熊證自2006年6月開始買賣後,甚受投機者歡迎,但交投只集中於指數牛熊證。筆者認為,於大部分市況中,牛熊證較衍生權證更值得散戶用作圖利工具。然而,前者設有收回價的制度,卻屬不少散戶誤以為對己有利的「優點」。其實,這個制度正是發行商進行殺倉的工具,散戶必須深明此道,才能避開對己不利的戰場。若大家依然設立制度的最大原因為幫助散戶於看錯市時減少損失,未免太天真了!《經濟通及交易通首席顧問 梁業豪》(網站:www.BennyLeung.com)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中國上周舉行閱兵,特朗普隨後周五簽令將國防部更名為戰爭部。你認為兩者是否相關?►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