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吸客講「你好」 完善配套須做到
03/02/2023
「你好,香港!」港府昨夥同旅遊、航空機構發布大型推廣活動,大派50萬張免費機票吸客,最受注目。按當局研判,機場未來半年將迎來約1,500萬旅客,較去年的565萬突飛猛進,經濟刺激作用可期;但本地航企和周邊行業可否紓解當前人力短缺,支援配套能否令旅客賓至如歸,覺得香港「真好」,一樣值得關注。
內地客撐旅業 招徠親身體驗
旅發局昨公布1億元宣傳大計,剛曝光短片一如過往吸引,也自然融入了M+、水上樂園等新景點,顯然比港府上月在國際財金雜誌以跨頁廣告羅列海量資訊,來得生動有趣。
受累疫情衝擊和疲弱外貿,香港去年本地生產總值(GDP)預估收縮3.5%,更遜官方和市場預期。旅遊是本地傳統四大支柱行業,經濟貢獻卻由過去等閒逾4.5%,斷崖跌至不足0.5%,當局連串優惠推廣,可望扶助業界擺脫沉痾。
根據機管局指出,亞洲佔疫前機場乘客約75%,50萬張免費機票亦將按比例分發,下月從東南亞開始,陸續再延伸至內地和東北亞等地;連同隨行親友,預料未來半年可吸納約150萬乘客,佔全部客流量約1成。
本港機場正常每年乘客超過7,000萬人次,公開數據未再細分來源地,但旅發局統計顯示,2018、19年各約6,500萬和5,600萬訪客之中,高達78%來自內地。港府高舉「Seeing is Beliving」旗幟時,須與業界緊密合作,重點吸引內地客再來,親身體驗本港疫後實況。澳門亦深知港人外遊選擇多,早已極積極前來賣廣告、推優惠拉客。
航企及旅遊業界疫情下被迫裁撤大批僱員,恢復通關後,至今仍未能填補足夠人手。港人近月外遊日韓,每遇政策突變,要聯絡航企更改或取消機票時,便常有困難。
缺人限制復航 巴士重組拖沓
航企要加班,固然急需尋找新血舊人,但有外電報道近日指出,約20家亞洲地區航企經過連月商議後,依然無法重啟或增加服務,底因卻是機場地勤支援短缺,而且服務親疏有別,可謂復常路上一大警號。多家歐美巨企如美國航空,至今仍未回歸,同樣限制了直航點,尚待主事官員跟進游說。
文體旅遊局局長楊潤雄形容,本地酒店及相關運輸業界均正重建承載和接待力,但重回疫前高峰容量需時,承諾盡量推出行政措施幫忙業界。與此同時,當局其實亦要與機場巴士公司,及早完成疫下拖沓多時的路綫重組工作,為更多旅客和港人提供便捷的點對點接駁服務。
正如旅發局所言,本港是全球最後一個重啟旅遊的地方,3年疫情期間超過20萬名從業員,為保生計另覓高就,他們要是可以重投本業,相信特別珍惜機會,但港府要在海內外重建旅業名聲,必須嚴防零團費、強迫購物團重臨。
香港終可「開門迎客」,盛事也停不了,冀望能展示疫後魅力和優勢,在「人氣旺、財氣旺」之下,全面加快復甦。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