息口急升礙經濟 穩住樓市緩衝擊
04/11/2022
美國聯儲局連續第4次加息0.75厘,今後步伐料將放緩,息口卻或要上見更高水平,並維持更久,以遏抑通脹。本港多家大型銀行昨日超乎預期重手加息,恐有礙經濟企穩復甦,對息口特別敏感的樓市當前尤其疲弱,上至庫房稅收、下至個人消費,同樣受挫,政府須密切監察走勢,適時調整逆周期措施,緩減經濟所受衝擊。
借貸負擔再增 恐損消費投資
儲局主席鮑威爾(Jerome Powell)警告,市場揣測有可能暫停加息「為時過早」,申明「最終」(terminal)息口將較預期更高,以應付緊張就業市場和高企通脹數據。局方9月時曾預測,息口明年初將於約4.6厘水平見頂,惟經濟師現時相信,明年頂息頗有機會穿越5厘。
本港銀行體系資金相對充裕,一直未有完全緊貼美國腳步,但滙豐昨以港元銀行同業拆息(HIBOR)連月急漲為由,率先上調最優惠利率(P)0.25厘,創下了2006年以來最大增幅。
單計今次加息,小業主普遍每月要多償還數百元按揭,可動用收入進一步減少,難免有礙萎靡不振的零售市道。有投行分析,全個加息周期之中,P合計只會上升1.4至1.6厘;惟資金成本再揚,對第3季已錄雙位數按年跌幅的私人投資,如買地、開店等等,均難言好事。
事實上,本地二手私人住宅售價去年9月見頂後反覆回落,美國今年3月起激進加息後,港樓大半年間已再跌約6%,分析更普遍預期在持續加息壓力下,樓價尚未見底。
金管局調查顯示,今年9月底的負資產住宅按揭宗數,按季大升了8.7倍至533宗。總數無疑仍遠遜沙士時期破10萬宗,又或金融海嘯後約1萬宗,但樓市今後跌得愈急,負資產苦主定必增加得愈快,疊加港股估值貼近歷史低位,有需要時或連套現解困也不易。
無論環顧全球,抑或縱觀歷史,本港私宅仍是太難負擔,惟價格大上大落並非好事,穩步調整才更理想。
據本報統計,港府過去每於樓價連續兩個月出現至少2%按月升幅之後,推出逆周期措施,調控樓市,從2012年10月的買家印花稅,到2017年4月的一契多伙徵15%印花稅皆然。換個方向,差估署數據顯示,9月樓價已跌約2.1%,當局固然要緊盯10月走勢,再妥貼解釋需否適度微調,緩減跌勢。
十年變化良多 審視既有調控
十年人事幾番新,今天的經濟動力、息口、勞動力走勢等已迥然不同,土地共享計劃最新批建3.6萬伙,或進一步預示房屋緊張長遠可望紓減。凡此種種,均意味當局要更準確判斷和溝通,既有樓市調控措施應否調整。
樓價跌勢過急,就算最急於上車的升斗市民,或許都未必敢入市,政府的印花稅、賣地進帳,大小業主的租金收入等,無不受影響。本港第3季生產總值已遠遜預期,復甦勢頭未穩,當前高息強滙價拖累出口、疫情防控限制入境等挑戰難解,全城更難承擔樓價急瀉,挫損消費和投資氣氛。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