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別小政府思維 主動作為創未來
21/10/2022
搶企業、搶人才,港府為增強發展動能,藉施政報告提出連串創新政策,300億元的共同投資基金,可謂完全擺脫了傳統小政府積極不干預的思維桎梏。本港素被詬病產業有欠多元,今後由財政司司長陳茂波牽頭,主動拉攏龍頭、冒升企業,可望迅速壯大不同行業生態圈,抵住近鄰的猛烈挑戰,為市民創建更美好未來。
特首李家超公布,成立香港投資管理公司管理全新的共同投資基金,投資落戶本港的企業後,各方旋即拿淡馬錫控股作比較,但從新加坡早於1974年成立該主權基金可見,本港要多努力急起直追。
有上世紀末曾負責吸引外資的港府消息人士憶述,當局過去奉行「公平競爭環境」(level playing field),個別開出土地、稅務優惠,儼如「禁區」。由財政司司長統領的引進重點企業辦公室,今後卻會制定目標企業名單,以具針對性和吸引力的特別配套措施,吸引重點企業來港,一如其言突破了「框框思維」。
環球競爭激烈 政府結合市場
陳茂波昨形容,當前環球競爭激烈,已不可再像過往任由市場自由發展,而是要如國家主席習近平所言,讓有為政府與有效市場相結合。
企業凡獲政府背書,可更易獲得市場資金支持,港府利用公帑或專屬條款吸引生命健康科技、先進製造、新能源科技等策略產業的外企,帶同人才和技術進駐,也毋須從頭做起。
巨企落戶本身不僅可創造大量高薪職位,更可促進國際招商引才的效果,極速擴大相關生態圈,是故創科工業局的一個關鍵績效指標(KPI),正是最遲2027年要吸引至少20家創科龍頭。
官商項目惹議 準則監督重要
港府以往未敢更積極與商企合作,或與僅有項目的公眾觀感參差有關,如坊間總聚焦迪士尼連年虧蝕下其美資母企仍可收取顧問、專利費,卻忽略樂園本身對整個旅遊業宣傳、發展的界外效應(externalities);數碼港對本地金融科技生態、培育出3家上市和獨角獸公司的貢獻,也恐未得到應有認同。
有馬來西亞一馬公司貪污醜聞前車可鑑,本港更要建立完善的審批準則和監督機制。港府申明,共同投資基金不會贈款,仍將尋求財務回報,但那不是主要目的,反而更看重提升本港的能力、潛能和吸引力。
香港投資管理公司將設董事局,有專家坐鎮為支持哪些項目出謀獻策,消息人士強調,一定會做好架構和增加透明度。除了港府昨日表明的企業技術、資本開支、職位數目及戰略意義,有專研本地產業結構的港大學者指出,公司專利數目、高學歷員工數目、研發開支佔比等,也可成為投資準則。
盡管港府頗刻意避免和新加坡直接比較,惟以淡馬錫投資的資產淨值高達4,000億坡元(2.2萬億港元),可以理解陳茂波為何形容當前共同投資基金的款額「不太大」,未來獲利後將滾存,加碼作出更多合適投資,助力當局達成經濟願景。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