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疫寬限撐就業 政商攜手爭通關
22/04/2022
港府昨日公布最新失業率,首度完全涵蓋了第5波新冠疫情衝擊,即升至5%,創9個月新高。本港剛首階段放寬社交距離措施,今後惟有精準控疫,設法進一步安全解禁,始可避免再有商企捱不住結業,挫損勞動力市場。
當局務必做好自身防控基建,爭取商界攜手配合,才可緊跟中央政府的「動態清零」路綫,及早迎接對外通關。
失業軍超海外 平衡疫策與民生
本港1至3月的失業率為5%,不僅大增了0.5個百分點,亦比市場預期的4.8%更差,幾乎衝擊各行各業。雖然當局已再推保就業、消費券等紓困措施,單計旺角,已有大型健身室臨撤限前倒閉,也有上市衣履店最快月底撤出22年據點。分析預期,失業大軍要到年中才能見頂回落。
環顧海外,決定大幅撤限的國家如英美,情況較佳,新加坡最新失業率跌至2.1%,已低過疫前,澳洲亦處紀錄低位的4%。而內地由於疫情趨嚴峻,須加辣防控,3月份城鎮失業率5.8%,升了0.3個百分點。
本港和內地的長者疫苗接種率依然偏低,為保住老弱性命和醫療系統,未有如歐美那樣視Omicron為「大號流感」,「躺平」與新冠共存,它們早前已經因疫情失控,導致數以百萬計的民眾死亡。當然,如何才能以最小代價實現最大防控效果,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兩地顯然皆在摸索平衡,給予本地酒吧、娛樂消閑場所等更清晰的遏疫解禁時間表和準則,鼓勵小商戶撑下去,正是其一。
內地官媒《人民日報》昨刊載評論,提醒本港就算防疫態勢向好,也來不得半點大意,強調堅持動態清零不僅是本港與內地通關的必要條件,本地防控更是全國疫情防控大局的組成部分,港府要負起主體責任,社會各界得團結一心。
加強快測呈報 做好接觸追蹤
欠缺抗疫預案是現屆港府的老問題,早前全民抗原快測計劃無疑切斷了一些隱形傳播鏈,但根本無從記錄、分析參加和陰性總數。廣州已用上省政府「粵抗原」小程序,讓人呈交所有檢測結果和細節,可直接影響健康碼出行許可,新加坡也能做到遙距監督真偽,均是本港今後要善用快測爭取清零可能需要的配套。
雖然新加坡早前宣布,正研究是否淘汰接觸追蹤程式和裝置,惟同時表明,當危險毒株浮現,隨時可以重新利用藍牙功能快速揪出密切接觸者。港府在安心出行加入疫苗紀錄後,不會再像今波疫情伊始,得苦等目標人群主動「投案」,卻依然未及新加坡TraceTogether,或內地行程碼,可全盤知悉染疫者的接觸史。
本港內外通關缺一不可,但社會各界取捨不一,銀行、航企最冀盼重接海外,而廠家、零售業則北望神州。眾聲紛紜之際,不少人將矛頭指向航班熔斷機制,卻沒顧及港府一旦走漏更毒的變異株,本港隨時內地和國際通關皆成空,繼續當個孤島,各方必須達成廣泛共識。港府既已表明,臨時失業支援僅此一次,更要全力遏疫解禁,且力推控疫追蹤新板斧,取得中央信任,開關才不會變成重大缺口。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