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解禁港受挑戰 精準控疫換通關
25/03/2022
本港第5波新冠疫情仍處高位,但總算是反覆靠穩,特首林鄭月娥近日多番微調各式政策,惟與近鄰新加坡昨日公布歴來最大幅度的解禁,明顯無法比擬。港星的雙城之爭,疫下愈趨白熱化,星洲打畢疫苗免隔離入境新政,更猶如在財金巨企眼前,直擊本港目前內外難通的弱點。港府刻下亟需從速谷針控疫,籌謀精準遏毒新板斧,爭取公布訂定開關時間表。
同破百萬確診 星高接種少病歿
林鄭與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同一時間公開發言。正當港府聚焦講述向中央尋求新一批中醫專家支援抗疫之際,對方的演講申明與疫情的對抗已進入重要轉折點,國內防疫和跨境旅遊均將大幅放寬,連串措施包括本月29日起戶外不用再戴口罩,下月1日起,容許已打兩針人士憑陰性檢測證明免隔離入境。
被問及會否跟隨新加坡措施,以及是否擔心國際金融地位受威脅時,林鄭重申,各地均有一手控疫政策,不認為有任何措施可舉世通行,強調本港須以務實態度,保持與國際聯繫和內地通達,能同時重啟內外往還,將對港最為有利。
變種病毒Omicron侵襲後,港星確診數皆突破了100萬宗。只是,有別本港每日持續超過200名染疫人士離世,新加坡早已跌破10例,背後多得高出近20個百分點的5歲以上兩劑接種率。港府今後必須全力谷針,否則遏疫後安全通關的各方願景,只會愈遲成真。
林鄭日前宣布下月解除9國禁飛令,且讓完針香港居民的入境檢疫期縮至最少7日後,指定酒店旋即一房難求。這對無法受惠新策的本地外籍專才,只是聊勝於無,他們得悉新加坡下月中連出發前的檢測都有望取消,大概更是百感交集。
本港是連接中西的跳板,長期內外不通,外商、外派員難免都要思索撤資搬遷,新加坡乃最自然的替補,但東京、首爾和杜拜也是可能出路。
歐急解禁捱批 星撤限仍留餘地
世衞日前批評,英國、德國等歐洲國家解禁步伐太急太狠,致令Omicron疫情反彈。防疫不是非此即彼,撤限不能一蹴而就,像新加坡便維持一定居家辦公要求,也強調會對疫情生變的國家限制旅遊。
在內地,國務院日前因應快速詭變的Omicron疫情,公布了新版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將「全員」改為「區域」,區域大小由疫情防控需要決定,顯示防疫更強調精準應對。
特首近日多次引述國家主席習近平表示,要以最小的代價來達致最大的抗疫效益,亦希望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
為了爭取重新開關,港府必須加強早發現的能力,可做到一察覺疫情苗頭,即靠採樣、化驗和接觸追蹤力,按全國新要求,24小時內完成任何區域強檢,切斷傳播鏈,防患於未然。本港作為全國大門,可見的將來相信難以看齊新加坡,與外地恢復完全免檢疫通關,但仍可致力爭取安全縮短隔離期,竭力留住有離心的外資,爭取已移居的人才回流。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人生有很多苦痛的經歷,但我不甘心去白受這些苦,要從中「獲利」,去學習,令苦變得有價值,再跟其他人分享►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