變陣與病毒鬥快 葵涌邨模式堵截
07/02/2022
春節過後,本港確診新症連續兩日超過300宗,昨日新增342宗更全屬本地個案,當局形容疫情「危急」,與病毒鬥快更有愈來愈落後的危險,必須變陣抗擊病毒。
向高危地區市民派發快速檢測包、在可行情況下實行居家檢疫,都是紓緩目前檢測與醫療系統壓力,並盡快揪出確診者的辦法,當局必須盡速落實到位之餘,亦要認真考慮如何更好籌集和運用資源,把葵涌邨封區控疫經驗,放大至全港各處高危地區。
本港抗疫防綫正面臨空前考驗。第五波疫情已蔓延不同階層、不同行業,至今累計源頭不明個案達336宗,傳播鏈數量亦數以百計。以Omicron平均1人傳6至10人推論,病毒在港海嘯式爆發恐怕逼在眉睫,現時每日確診數字有高處未算高之虞。
高危區按緩急 擴大圍封強檢
當局近一個月在各區採取圍封強檢措施,縱然有不少問題導致坊間不滿,但整體仍有一定成效,成功找出不少確診者。只是隨着疫情全港擴散,每日列入強檢大廈及處所成十上百,原本的應對方法可能已無法跑贏病毒,必須調整變陣,才有望搶在前面截斷傳播鏈。
面對疫情迅速擴散,港府需要想方設法提高對高危地區圍封強檢能力,尤其要準備擴大封區範圍。葵涌邨多座早前封區多日後,新增確診個案止升回跌,成功控制疫情。
衞生署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昨日便指出,無源頭個案多涉及深水埗、沙田、九龍城、油尖旺及屯門,呼籲這5區居民要特別留意。當局是否可根據先後緩急,在相關高危區擴大圍檢。
盡管面臨人手緊絀,亦必須盡用一切可用資源,協助放大葵涌邨圍封強檢模式,以及認真考慮借助國家為抗疫後盾,請求內地調撥人手和資源助港抗疫。
彈性居家隔離 快檢參考外國
此外,港府目前傾向派發「快速檢測包」,讓市民首先自發進行篩查,找出初步陽性個案再接受正式檢測,固然可望減輕現行核酸檢測系統壓力,尤其現時檢測站每日大排長龍;不過,正如本欄日前強調自律性快檢須避免形式化、要有周密部署和跟進,以確保達到成效。
有建議亦呼籲政府效法加拿大,由電腦分配在哪時段採樣,並透過電郵收到網絡視頻連結督導員,實時監察指導採樣。
與此同時,盡早分階段安排密切接觸者,甚或輕症確診者在可行情況下居家隔離,既是避免醫院和竹篙灣檢疫床位爆滿,相信亦有助減輕市民對一旦確診的恐懼,令人有更大意願接種疫苗,以及自律執行快速檢測及呈報結果。
事實證明,接種疫苗是最有效抗擊新冠辦法。目前近1500留院個案之中,需要進入深切治療部的兩名患者,都是未打針的長者,而本港80歲以上接種率仍只有31%,成為保護屏障最弱一環。本港已有10間院舍涉及傳播需要撤離,推行長者「默許接種」,不反對即打針已討論太久,絕對時不我待!
【你點睇?】本港辦沙特超級盃獲國際關注,當局擬優化M品牌資助並聚焦國際賽,你認為本港應否繼續投入爭取國際體育盛事?►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