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返印太頻挑撥 華打造互利惠東盟
23/11/2021
中國與東盟建立對話關係30周年,國家主席習近平昨日罕有主持紀念峰會,正式宣布雙方升級至全面戰略夥伴關係,冀為地區及世界和平穩定、繁榮發展注入新動力。面對美國總統拜登積極重返印太,拉攏舉足輕足的東盟,中方重手加強與東南亞各國的經貿合作,也致力回應對方的地緣政治憂慮,以免雙邊關係因為白宮挑撥離間,驟起波瀾。
東盟地位上升 與華經濟緊密
隨着美歐皆意慾提升印太影響力,扼守戰略支點的東盟地位日益重要,昨日更首度獲邀出席以美國為首的七國集團(G7)下月的外長峰會。
習近平亦隆重其事,接替一向主理東盟事務的總理李克強,親自公布雙邊關係升級。一方面,他倡議齊做地區和平的守護者,堅持對話不對抗、結伴不結盟,以至構建命運共同體,令外界憧憬雙邊政治、海事、以至安全交流,終可增加。
另一方面,中方亦加固苦心經營多時的經貿合作,尋求互利共贏,包括力爭未來5年從東盟進口1,500億美元農產品,加碼提供15億美元發展援助支持抗疫和復甦,且分享多達1,000項先進適用技術,勢令雙方更加密不可分。
東盟十國的政經體制迥異,外交立場亦有別,柬埔寨、老撾一直親華,新加坡、泰國在中美間搖擺,菲律賓和越南則偏強硬,但各國在經貿確是愈趨靠近中國,顯然不是上月4年來首與東盟舉行峰會的美國,靠拜登講句「現身、溝通」(show up, reach out)、投入1億美元就能輕易「撬走」。
東盟去年已首超歐盟,成為中國最大貿易夥伴,足見11年前設立自貿區的重要。雙方現時9成貨品免關稅,明年更將有《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相反,美國只與新加坡有自貿協議,又自我排拒於包含東盟多國的《跨太平洋夥伴全面進步協定》(CPTPP)外。
中菲南沙風波 美煽風搞軍演
經貿上無從着力,美國遂於南海主權、航權議題頻頻生事。中國上周原欲低調處理與菲律賓的南沙群島補給船風波,美國卻公開加油添醋,前天起又利用日本牽頭,夥菲律賓、澳洲等在菲律賓海軍演十天。
習近平強調,絕不尋求霸權,更不會以大欺小,願與東盟攜手應對威脅破壞和平的負面因素,或可稍為安撫已表明憂慮澳英美聯盟(AUKUS)令局勢升溫的馬來西亞和印尼。
印尼防長擔心,美國夥伴如日本、印度等國快將仿效澳洲,籌建核潛艇,強調東南亞應該維持無核武。大馬防長則警告,中美持續緊張,南海軍事動作頻頻,隨時擦槍走火,更表明要慎防AUKUS一類大國拉黨結盟,令東盟土崩瓦解。
正如新加坡總理李顯龍昨日演講所言,東盟想與中國在疫下繼續加強經濟合作,而中美關係是東南亞和平與繁榮的關鍵因素,區內國家俱欲與雙方建立良好關係,不願選邊站。前港大校長、歷史學者王賡武分析,只要東盟能按自身利益,維持獨立自主,不偏好任何一方,相信中方已會判定為成功,就只怕美方不肯滿足。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