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拜共識避衝突 核心議題難相讓
17/11/2021
「習拜會」昨晨上演,中美出於內外局勢發展,明顯釋出有意緩和關係的訊號,最重要信息是兩國可和平共處,且只會負責任地競爭,為近鄰以及全球所樂見。然而,隨着中國日趨冒升,雙方長遠戰略利益並不一致,即使在氣候、疫苗、貿易議題可降溫以至合作,在價值觀、立場全然相左的核心問題,諸如台灣,今後相信仍將互不相讓,針鋒相對。
國內政經受挫 美急與華會談
視像會談歷時超過3.5小時,國家主席習近平甫開首即再次送上「老朋友」稱呼,美國總統拜登亦揮手示好,顯然有意為兩國關係重新定調,氣氛堪稱近年最佳,與3月阿拉斯加會談唇槍舌劍迥然不同。
雖然會談看似沒公布太多實際政策,僅美國工商界今後可更便捷地來華,但以中美近月在軍事、航天、網絡安全等齟齬不斷來看,雙方能當機立斷,及時建立和平共處的大原則,表明合力解決困擾各方的難題,意義實在更為深遠。
拜登表示,作為美中領導人,有責任確保競爭不會走向衝突,強調要重建共識的護欄,清晰坦誠對待分歧,為共同利益一起努力。習近平亦申明,不衝突不對抗是必須堅守的底綫,雙方應相互尊重、和平共處、合作共贏,地球足夠大,容得下中美各自和共同發展。
盡管美方向傳媒堅稱是從「實力地位」參與今次會議,實情是拜登面對剛創31年新高的6.2%通脹,國民薪酬跑輸物價,最新支持率已跌至41%新低,民主黨在州長選舉失利後,明年兩院控制權岌岌可危,他才更急於爭取與習近平會晤,騰出時間聚焦內政。至於中方,明年「二十大」政治局換屆在即,希望眼前內外穩定,自然也願意與美方各取所需。
玩弄台海議題 美恐觸發衝突
有別前朝特朗普揚言聯合「自由世界」改變中共政權,拜登在會上重申,美方不尋求改變中國的體制,不尋求強化同盟關係反對中國,亦無意與華衝突。
有學者認為,拜登的對華政策已從掌權之初的「競爭、合作、對抗」簡單三分法,調整細化為「負責任的競爭、有選擇的合作、管控分歧以避免對抗」,稍為安撫了憂慮區內軍備競賽升級的東盟諸國。
不過,比起布殊、奧巴馬時代主張推動經貿合作,讓中國融入西方體制,嘗試淡化雙方差異,眼下隨着中方開始挑戰到美方的龍頭地位,雙方戰略利益矛盾乍現,美國就算開始「再接觸」、「再掛鈎」,今後相信仍將竭力凸出價值觀、意識形態的差距,雙邊關係難以長久波瀾不驚。
白宮新聞秘書強調,拜登與6月一模一樣,仍不當習近平「老朋友」。當遏制中國已成美國民主共和兩黨共識,無論拜登真實想法如何,都不能對華太友好,以免遭解讀為示弱。
連月來,中方再三強調台灣主權是核心底綫沒有妥協空間,美方卻依然大造文章,以圖爭取道德高地,令雙方再次變成各自表述。要是美國強硬反華派,以及台灣倚美謀獨分子有天可見機騎劫、煽風點火,令中美無從藉對話交流管控分歧,迫於正面衝突,結局必然是世界遭殃。
【你點睇?】本港辦沙特超級盃獲國際關注,當局擬優化M品牌資助並聚焦國際賽,你認為本港應否繼續投入爭取國際體育盛事?►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