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應即傾全力 杜絕疫情輸入害港
21/09/2020
正當本港新冠肺炎第3波疫情看似紓緩,昨日竟一連錄得19宗輸入個案,創近6個月來新高,令人憂慮隨時有漏網之魚。除了煞停高危航班,當局亟需擴大高危國度名單,杜絕有些不負責任國家或地區,用各種方法,將當地疫情輸港處理,港府亦要嚴格安排相關高危地區入境者,到指定地點集中隔離14天,亦要繼續大力打擊違反防疫規例的商企和市民,以防疫情再在社區大爆發。
國際船員曾免檢 人道理由害了港人
本港昨天新增23宗確診,19宗屬海外輸入,僅次於3月27日的22宗。有別當時英美留學生返港激發的第2波疫情,第3波疫情暫時更受近鄰所累,已連續兩天有印度和菲律賓輸入個案,過去1個月合計41和31宗,尼泊爾僅昨天亦帶來7例。
全球染疫人數早前突破3,000萬,印度11天期間就大增了100萬例,現以540萬宗一躍成為第二疫國,固然要小心戒備,但歐洲疫情亦急速反彈,法國新例連續3天破頂,西班牙、德國、英國均創下近月新高,本港昨日便有1宗瑞典輸入個案。
由此可見,港府單單禁制有確診的印航航班及港龍吉隆坡航綫,恐怕無濟於事。西、法、英染疫人口比例現為1.37%、0.72%和0.58%,至於群體免疫失敗的瑞典則是0.87%,未及美國,但俱已超過香港列為高危地區的印度及菲律賓。
官方當初容許海員、機員等免檢疫入境,尤其是以人道理由讓海員在港換班、沒強制隔離,結果制度配套跟不上,令高傳染力變種病株扎根本港,觸發今波疫情,害死了很多港人和大大阻礙香港民生復常,必須時刻引以為鑑,以免重蹈覆轍。
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已建議,將個別歐洲國家列入高危名單,要求來自當地的旅客到指定酒店定點隔離14天,以免病毒走入社區;同時要慎防高危區域的入境者,長途轉機期間由陰轉陽,應更詳盡追蹤全程去向。
事實上,新加坡早於7月下旬已收緊入境檢疫,預防高危地區輸入病毒。來自香港、日本、澳洲維多利亞省的旅客,抵埗後均不能再居家隔離14天,須改赴指定檢疫設施,完成隔離前再做檢測。南韓目前亦一律要求外籍短留客,在指定設施自費檢疫14天。
英星違例者重罰 港可借鑑參考
從刑罰看,違反新加坡隔離令可罰1萬坡元(5.7萬港元)和監禁6個月;英國準備罰違例者最多1萬鎊(10萬港元),當地人更可丟掉工作,均比本港嚴厲,可堪參考。
本港13類表列處所周五悉數重開後,市民蜂擁前往酒吧、食肆跟親友聚會,往往於店方默許下,無視場地和每枱人數上限。警方和食衞署曾揚言,周末會嚴厲執法,但周六只作了7宗與餐飲業務處所規管有關的檢控,顯然未能阻嚇犯禁人士。
港人捱過超過兩個月嚴格的防疫安排,第3波疫情到近日才稍見紓緩,市民和商家絕不可因措施一時的放寬,對疫情失去警惕;港府更要嚴格把關,仔細檢視高風險地區名單、檢疫和轉機漏洞。只有各方齊心攜手合作,才能避免前功盡廢,令新增個案盡快清零,與內地和近鄰逐步恢復通關。
etnet App
精明外匯買賣三招「睇圖-比較匯率-預設提示」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Android: https://bit.ly/2UNb3QN
etnet強化版MQ
iOS/Android: https://bit.ly/3ljjA98
【你點睇?】本港辦沙特超級盃獲國際關注,當局擬優化M品牌資助並聚焦國際賽,你認為本港應否繼續投入爭取國際體育盛事?►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