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不是鬥快 人命攸關安全首要
13/08/2020
世界多國正全速研發新冠肺炎疫苗之際,俄羅斯卻忽然跑出,宣稱將會提供大規模接種,專家紛紛質疑俄羅斯疫苗的安全效用。事實上,疫苗攸關人命,疫苗競賽不應政治先行,為了爭奪成為第一個研發出疫苗國家而不擇手段加快程序,一旦出現問題,只會打擊民眾接種的信心。
俄疫苗搶註冊 未全面測試接種
俄羅斯總統普京周二宣布成為首個註冊新冠肺炎疫苗國家,並指女兒在接種後產生大量抗體,並計劃10月開始大規模接種。而哈薩克月底會與俄羅斯商討疫苗付運細節,菲律賓總統杜特爾特更表示,當疫苗抵達時,不介意作白老鼠,公開接種。
歐美專家紛紛批評俄羅斯鹵莽和愚蠢,整個研發過程欠缺透明,未經過第三階段臨床測試就接種,更是不道德。香港大學感染及傳染病中心總監何栢良指出,俄羅斯疫苗僅有38人進行測試,屬初步階段,反觀歐美藥廠涉及逾萬人臨床測試,並經過半年觀察,方能了解疫苗的安全及有效性,才讓人有信心。
事實上,多國正加速研發疫苗,俄羅斯和菲律賓等國願意使用未經測試的疫苗,皆因疫情嚴重衝擊環球經濟,多國要實施居家令,以致陷入衰退,失業率飈升。疫苗被視為當前最有效抵禦病毒的方法,一旦疫苗面世,人人接種並產生抗體,經濟便可重啟。
高盛估計,當疫苗改善經濟活動,美國明年經濟增長有望由原定5.6%上調至6.2%,失業率亦會由原先預估的7%下調至6.5%。
疫苗研發通常至少需要18至24個月時間,但也不保證最終會成功。在疫苗未面世前,過早重啟經濟,疫情隨時大反撲,美國當前深受其害。總統特朗普出於選情需要,不斷施加政治壓力,宣稱疫苗會在11月大選日之前面世。俄羅斯疫苗未進行第三階段大規模臨床測試就面世,反映疫苗審批未必依足程序。
趕工安全成疑 藥廠求出事免責
在趕工下研發的疫苗,究竟是否安全有效?接種後有否副作用?是否適用全球所有人種?正如2009年藥廠研發出人類豬流感疫苗時,瑞士政府便質疑疫苗有效性,可能會有副作用甚至癱瘓為由,不鼓勵全民接種。當下藥廠與時間競賽研發出疫苗,同樣也不敢保證接種後不會出現嚴重副作用,故要求在供應疫苗協議中加入免責條款,正正反映疫苗效用的不確定性。
疫苗注射入人體,後果可大可小,必須安全審慎。疫苗並不是武器,不能鬥快爭第一,需依足既定程序與標準,嚴格把關,確保有足夠防護效果才獲准面世。美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FDA)上月表明,只要疫苗防護效果達5成就會審批。
此外,疫苗是否充裕屬另一大挑戰。全球78億人口,短期根本上沒有藥廠的產能可滿足全人類需要,美國財雄勢大已斥資98億美元(約764億港元)預購了7億劑疫苗,很多窮國根本買不起,這解釋杜特爾特和菲律賓人甘當白老鼠的原因。世衞應盡早與多國協調商討,否則只會令貧富懸殊問題加劇。
疫苗研發雖刻不容緩,但絕不是軍備競賽般鬥快爭先,一旦人們對疫苗信心退怯,則疫情更難受控。
【etnet一App通天下】獨家「銀行匯率比較」功能:匯市靚價一眼通,一按直達交易商,買入賣出好輕鬆!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 : https://apple.co/2PCaN4b
Android: http://bit.ly/38h135T
etnet MQ強化版App
iOS : https://apple.co/2VEjoHl
Android: http://bit.ly/32RGk7G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