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漫長戰 速訂復業停業標準
17/04/2020
本港新增確診個案連續5天單位數,疫情似暫趨緩,限聚令是否解除是未知數,哈佛大學研究指疫情可能至少持續至2022年。若抗疫變成持久戰,正如本欄一再呼籲,港府更須盡快與業界磋商,制定復業停業標準,確保官商民有共識,減少爭拗,令經濟在疫情可能斷續反覆上落情况下,仍能安全又靈活地,維持一定活力。
參考世衞標準 訂指引減爭拗
昨天僅1宗新症,不但是逾1個月來新低,也是連續5天保持單位數,而且連續3天沒本地感染個案,讓人憧憬抗疫露曙光,企業更期待下周四限聚令有望解封,政府須早作決定,好讓企業為復業做好準備。
惟中大醫學院呼吸系統科講座教授許樹昌卻認為,港府延長限聚令機會高,行政會議成員林正財醫生,更建議維持至5月底中學文憑試結束為止。他們如此謹慎,一來新確診回落是長假期因素,需要多觀察幾天,若連續28天沒感染個案,才算疫情受控;二來,美國哈佛大學研究指社交隔離措施應間歇性持續至2022年,連本港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也形容疫情是場「漫長戰爭」,要等全球大部分人有抗體、疫苗或特效藥才有望受控。
若疫情持續多兩年,難道大家甘願看着經濟長期停擺、坐困愁城?港府須因應實際情況調控限聚令,否則企業要長時間停業,員工長期沒收入,就算政府代僱主為員工每月支薪最多9,000元半年,措施也難以無休止持續下去。
港府應盡速訂出復業停業標準,不妨參考世衞日前發出的解除隔離限制6標準:
1)疫情傳播已得到控制;2)衞生系統已經具備發現、檢測、隔離和治療每個病例並追蹤每個接觸者的能力;3)衞生設施和療養院等特殊環境中疫情爆發的風險已降至最低;4)工作場所、學校和其他民眾必須前往的地方已採取預防措施;5)輸入性病例風險可控;6)社區已通過充分教育、參與和授權來適應疫情「新常態」。
商界和衷共濟 復業停業有共識
例如是否可考慮,當新個案回落到5宗以下連續14天,企業可復業,但條件是需做足防疫措施,讓顧客保持一定合適距離,令企業有生意做,員工有工開。假如當新增確診連續7天回升到10宗以上,就要停業14天。
港府在制定準則前,須與商界商討其可行性,凝聚共識,讓企業和市民知所適從。企業當然有權選擇在解除限聚令後繼續停業,直至疫情完全受控;但如選擇盡快在上述疫情仍可能反覆條件下復業,切勿在復業後,因疫情再爆升而須再度關門休業,就謾罵政府政策反覆,令人無所適從,備受折騰云云。
有關準則要像暴雨警告訊號或颱風訊號般清楚易明,只要大家有共識和默契,就可應對疫情的反覆。日本每年8月底舉行防災周演習,當地震警報拉起,民眾不管是正在上班或上課,都會馬上有序地躲避,從而練就出防災應變能力。
一旦恢復實施限聚令時,企業須切實執行,而警方亦要加強巡查和檢控。昨天有酒吧東主因違限聚令被判囚7天,凸顯政府是說到做到,才能收阻嚇作用。
面對漫長疫戰,其實大家都在作戰狀態,只要有一套可行的復業停業標準,令到受影響行業在疫情可控下重開,當疫情嚴重再響起警號時就休業,保持靈活運作而非全面停擺,有助社會各個階層撑下去,就如在不穩的天氣狀況下,風雨驟臨時我們退避一下,陽光乍現時我們又再活動,動盪期間仍可養精蓄銳,再靜待真正風暴過後的黎明。
【etnet一App通天下】獨家「銀行匯率比較」功能:匯市靚價一眼通,一按直達交易商,買入賣出好輕鬆!
立即下載>>
etnet財經﹒生活App
iOS : https://apple.co/2PCaN4b
Android: http://bit.ly/38h135T
etnet MQ強化版App
iOS : https://apple.co/2VEjoHl
Android: http://bit.ly/32RGk7G
【你點睇?】特朗普於2025年8月25日宣布解除聯儲局理事麗莎·庫克的職務,您認為此舉對全球金融市場及美元國際地位的影響程度如何?►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