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重挑戰夾擊 穩金融買時間
04/03/2020
G7財長及行長昨晚召開緊急視像會議,商討應對新冠肺炎(武漢肺炎)疫情對環球經濟衝擊後,儲局突減息半厘。當下疫情是供應、需求和金融層面均出現問題,沒有萬靈藥,須先穩住金融市場,換取時間控制疫情。
環球低估疫情 攜手出招抗疫
G7會後聲明,揚言會聯手抗疫,但沒提任何實質行動,只強調會動用所有適當的政策工具,來達致強勁而可持續增長,以及防範經濟下行風險。儲局其後突宣布減息半厘。
G7出手標誌疫情進入新階段,發達國家高度關注,並攜手出招抗疫,相信底因有二。其一,憂慮疫情變成大流行。疫情最初在中國爆發,各國掉以輕心,以為是地區性問題,隨着疫情蔓延至50多國,連G7成員國也無一倖免,意大利更成疫情僅次於中國、南韓和伊朗的重災區,才驚覺已成全球性問題。歐美股市上周累跌約12%,正正反映市場對大流行可能爆發的恐慌。
其二,今次疫情迄今全球有92,306人確診及3,131人死亡,比2009年豬流感時單是在美國導致6,080萬人感染及12,469人死亡(全球估計有15.1萬至57.5萬人死亡)為低,但對環球經濟造成重創較大,因同時受到供應衝擊(supply shock)、需求衝擊(demand shock)和金融衝擊(financial shock)。
由於產品零件主要來自中國,疫情令中國生產和物流停頓,嚴重影響汽車、手機和電子產品的產能,隨着疫情蔓延至日韓,打亂整個亞太區的供應鏈,這種供應衝擊,亦大大打擊其他經濟體的生產。為免社區爆發,各國要求民眾減少外出消費,令旅遊、零售、餐飲和航運業生意額大跌,成為需求衝擊,而零售餐飲業以中小企為主,因收入大跌,導致流動性問題而面臨資金鏈斷裂風險,從而引起金融衝擊。
這三重衝擊加劇環球經濟放緩,OECD日前將今年環球經濟預測由2.9%下調至2.4%,中國的增長預測也下調至4.9%;並警告若疫情持續更久,爆發地區愈廣,環球經濟增長或跌至1.5%,加劇經濟衰退的憂慮。
多國減息放水 穩住市場信心
哪個國家有良方妙藥可同時解決這三大問題?中國2月頻頻放水,日央也向市場注入5,000億日圓買債,印尼、澳洲和儲局先後減息。此外,中國7個省市推25萬億元人民幣基建計劃,意大利和南韓也撥錢援助受影響的企業和低收入人士,港府亦派糖和派錢共1,200億元撑企業紓民困。
G7沒透露如何出招,相信會透過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聯手出招,向市場發出強烈訊號,穩住金融市場信心,緩解企業的流動性不足,以免出現系統性風險,換取時間對抗疫情。
疫情何時了難以預料,救經濟亦難一蹴而就,故G7短期聯手先穩住金融,穩住信心,改善環球資產市場氛圍,以免在環球經濟受創下要多開一條戰綫,應對金融危機。下一步要各國齊心合作,汲取國際成功經驗抗疫,待疫情緩和,推出刺激經濟措施才會事半功倍。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