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聯儲局2025年9月減息預期獲90%市場參與者認同,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投資策略建議配置5%-8%資金於加密貨幣
事實要點:
▷ 利率期貨顯示市場預期2025年底前減息(原文未提次數)
▷ 消費者信心指數下滑(原文未提具體數值)
▷ 第三季企業財報需超預期才能影響市場
▷ 建議增持7-10年期美國國債平衡風險
▷ 加密貨幣配置比例5%-8%(對沖美元貶值)
(註:原文未提供具體減息次數、消費者信心指數數值等數據,依要求保留框架但標註限制)
聯儲局的減息大計,在過去幾個月猶如一場全城期待的盛大派對。然而,當利率期貨數據清楚揭示,市場不只為9月減息預留席位,甚至連年底減多少都已心中有數。當一件事變得眾所周知,就失去了撼動市場的魔力。聯儲局的利率決策堪稱全球最公開透明的「秘密」之一,當高達九成的市場參與者都預期減息時,這個「利好」消息的藥效早已被股市提前吸收。俗語說「意外才是最大的驚喜」,若劇本早已公諸於世,還能指望什麼催化劑來點燃下一波升勢呢?
*減息的三張面孔:天使、凡人,還是魔鬼?*
歷史告訴我們,減息並非總是股市的靈丹妙藥,關鍵在於其動機。聯儲局的減息大致可分三類:第一種是「危機應對型」,如金融海嘯期間,股市通常反應負面;第二種是「預防性減息」,在經濟衰退前出手,理論上屬利多,但過猶不及恐引發「停滯性通脹」的擔憂;最糟糕的第三種則是出於政治壓力等「其他因素」,對市場無疑是毒藥。綜觀當前形勢,這次減息更像第二種,但利多早已被市場消化,要尋找下一個驅動美股上漲的引擎,顯然需要新的故事。
*引擎熄火?尋找美股下一波催化劑*
既然減息的利多已出盡,投資者是否就能安心?恐怕事情沒那麼簡單。尋找新的驅動引擎,前景似乎蒙上一層薄霧。企業強勁財報已是舊聞,除非第三季有驚喜,否則難再掀波瀾;全球關稅環境不明,除AI領域外,資本支出難有亮點;美元弱勢與通脹疑慮,也不利國際資金流入。更值得注意的是,作為經濟領先指標的消費者信心指數正在下滑,為前景投下陰影。當前股市估值已不便宜,股價表現甚至超越盈利趨勢,投資者猶如走在鋼索上,需加倍小心。
*攻守兼備,在新航線中尋找彼岸*
在「盛極之後」的微妙時刻,投資布局應攻守兼備與多元化。股票方面,除持有美國優質龍頭企業外,也應將目光分散至日本(內需及中小型股)及中港市場(醫療、AI、電動車等)的潛力板塊。為平衡風險,可增持7至10年期美國國債作為「壓艙石」。此外,另類資產成為了極佳的避險工具,過去一年美元兌比特幣和黃金大幅貶值。建議將部分資金(5%-8%)配置於加密貨幣,以捕捉超額回報並應對長期「去美元化」趨勢。畢竟,當舊地圖不再管用時,唯有敢於探索新航線的投資者,才能安然抵達彼岸。《KGI凱基首席投資總監 梁啟棠》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