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將於2025年9月17日、10月29日及12月10日召開會議,利率期貨市場預期三次會議各降息25點子,8月失業率升至4.3%創2021年10月新高,非農就業僅增2.2萬人,PPI年增率降至2.6%。
事實要點:
▷ 8月失業率4.3%(7月4.2%),2021年10月後新高
▷ 8月非農就業增2.2萬人(7月7.9萬人)
▷ 8月PPI年增2.6%(7月3.1%),月增率-0.1%
▷ 7月消費支出升0.5%(6月0.4%),創4個月新高
▷ 標普500指數市盈率22倍,8月累升2%
環球股債市場持續上揚。截至9月9日,MSCI全球指數在本月迄今升1%,延續8月的1.9%漲幅。彭博美國綜合債券指數迄今則升1.1%,8月升幅為1.2%。以地區劃分,MSCI亞太(除日本)指數領漲,9月迄今升2.3%,緊隨其後的是上升1.3%的MSCI日本指數(以當地貨幣計),至於美國標普500指數繼8月升2%後,本月至今亦微升0.86%。在債券市場方面,美國投資級別企業債券本月迄今上漲1.2%,其次是升1.02%的美國國債,以及微升0.3%的美國高收益債券。而8月期間,美國投資級別與高收益債券均升逾1%。
隨著美國勞動市場惡化,加上通脹壓力暫時受控,投資者逐漸把焦點轉向聯儲局的減息路徑。美國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料將於9月17日、10月29日及12月10日召開會議,利率期貨市場顯示,市場預期當局在這三次會議都會分別減息25點子。
近來美國就業市場顯著放緩,失業率由7月的4.2%升至8月的4.3%,為2021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非農就業人數僅增加22000人,遠低於7月經上調後的79000人。一般而言,美國經濟每月需新增約10萬個工作崗位以維持經濟增長並穩住失業率。若數據長期低於此水平,可能反映勞動市場正在惡化。
美國生產者物價指數(PPI)於8月份意外地下跌,而最終需求PPI月增率為-0.1%,亦低於7月經下修後的0.7%漲幅。若按年計算,8月份PPI僅增2.6%,低於7月的3.1%。儘管面對進口關稅增加,但生產者物價壓力仍不強,或反映在勞動市場轉弱下,美國內需正在放緩,而本地企業也可能負擔了部分進口關稅成本。
但在這段期間我們也看到一些利好數據出台,例如佔去美國GDP逾三分之二的消費支出於7月份升0.5%,不單高於6月的0.4%,更創4個月以來最大增幅。勞動收入表現亦正面,實質工資按月增0.4%,實質可支配個人收入則微升0.2%,同時儲蓄率維持在4.4%。以三個月滾動計算,美國的實質工資按年增幅達2.3%,而同期非農就業僅增長0.5%,顯示雖然就業市場正在放緩,勞動人口的收入仍具韌性。
筆者仍然認為投資者可以考慮等待美股回調後才再次進場。標普500指數的市盈率已高達22倍,估值並不便宜,多項宏觀數據更顯示美國經濟或在放緩。而歷史數據反映,美股每年平均會出現三次、每次達5%的回調,以及一次10%的回調。股票投資者不妨考慮配置部分資金於歐洲股市,以分散風險。對於風險胃納較低的投資者而言,一個多元化的投資級別環球債券組合,則有助於駕馭市場波動。《安聯投資大中華及東南亞基金業務客戶投資策略師 馬桂銓》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