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國民航總局自2023年6月28日禁止攜帶非3C認證充電寶乘國內航班,實施逾百日後,南京祿口機場每日仍查獲數百個不合格產品,義烏機場外籍旅客自棄情況突出,二手平台持續低價銷售。
事實要點:
▷ 南京機場每日截獲非3C充電寶數百個(新政後下降仍持續)
▷ 南京設3處安檢點核驗,合格貼標籤,不合格需自棄/郵寄
▷ 義烏機場外籍旅客因不熟悉規定自棄情況突出
▷ 二手平台非3C充電寶低價銷售(部分標「機場淘汰品」,十幾元)
▷ 新政實施逾百日(自6月28日起)
自6月28日中國民航總局發布明文規定,禁止攜帶非3C認證充電寶乘坐國內航班以來,這項旨在提升航空安全的新政策已執行超過百日。據《新京報》報道,近日在多地中小型機場調查發現,儘管政策持續推進,機場安檢口查獲的非3C充電寶數量依然龐大。
其中,南京祿口國際機場國內出發安檢口設置了三處「充電寶安檢點」,安檢工作人員逐一核驗乘客的充電寶是否有3C認證或是否被召回產品。合格的充電寶會被貼上「南京機場安檢合格標簽」,不合格的需當場自棄或自行郵寄。
有現場安檢員透露,自6月28日新政實施以來,整體自棄的非3C充電寶較新政實施初期數量有所下降,「但每日仍有數百個非3C充電寶被查獲」。該安檢人員嘆,「就像洗護用品限帶100ml以內的規定執行多年,每天仍有人違規一樣,『非3C充電寶』問題短期內難以徹底解決」。
另一邊廂,浙江義烏機場因外籍乘客乘坐國內航班的比例高,攜帶「非3C充電寶」被安檢查出後自棄情況較為突出,主要是許多外籍旅客不了解國內民航規定。
*二手平台仍有人低價銷售非3C充電寶*
民航新政下,乘坐國內航班不可攜帶「非3C充電寶」,但這並不意味著「非3C充電寶」已經完全退出市場。目前,在各大電商平台的充電寶銷售頁面上,「3C標示」、「可上飛機」等標簽銷售術語已是標配,頁面上幾乎找不到「非3C充電寶」的影子。不過,在閒魚等二手交易平台,仍有人將「非3C充電寶」以「二手」或「清理庫存」為標簽低價銷售,部分賣家在頁面內甚至標註「機場安檢淘汰品」,價格低至十幾元人民幣。
針對新政策執行問題,內地一名航空安全領域專家建議,市場監管部門應加大對生產、銷售二手「非3C充電寶」商家的管理和引導力度,減少市面上的「非3C充電寶」;航空公司、機場則需通過多語言提示、入境指南等方式,向國內旅客以及外籍旅客普及中國民航新規定。
《經濟通通訊社13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疫情封關期間,獨自陪絕症丈夫赴日求醫,24/7貼身照顧,如何處理壓力及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