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國商務部2025年10月9日宣布管制稀土開採/冶煉技術出口,並要求境外組織出口含中國成分兩用物項須經許可,特定芯片用途申請逐案審批,設過渡期及人道救援豁免。
事實要點:
▷ 境外組織出口含中國成分兩用物項需中方許可(特定芯片用途逐案審批)
▷ 2023年4月起管制中國組織/個人稀土物項出口
▷ 稀土技術2001年列入《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 非法獲取稀土技術用於軍事領域損害國家安全
▷ 政策設過渡期,人道救援出口豁免許可申請
中國商務部今日公告《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及《對境外相關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的決定》。相關《決定》強調,未經許可不得出口稀土開採、冶煉分離等相關技術,同時,境外組織和個人向中國以外其他國家和地區出口含有中國成份的兩用物項必須取得中方許可,其中最終用途為研發、生產特定芯片的出口申請,將逐案審批。
商務部隨後發布「發言人答記者問」文章。關於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出口管制,發言人指出,稀土相關物項具有軍民兩用屬性,對其實施出口管制是國際通行做法。今年4月,中國政府對中國組織和個人出口稀土物項實施出口管制,有關稀土技術也早在2001年就列入了《中國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術目錄》。
發言人指,一段時間以來,部分境外組織和個人將原產中國的稀土管制物項直接或者加工後再轉移、提供給有關組織和個人,直接或間接用於軍事等敏感領域,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或潛在威脅,對國際和平穩定造成不利影響,也有損防擴散國際努力。為此,中國政府依法對含有中國成分的部分境外稀土相關物項實施管制,目的是更好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更好履行防擴散等國際義務。
*願通過對話促進合規貿易,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
中國作為一個負責任大國,對相關物項實施管制,體現了堅定維護世界和平和地區穩定、積極參與防擴散國際努力的一貫立場。中方願通過多雙邊出口管制對話機制,與各方加強溝通合作,促進合規貿易,保障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需要說明的是,此次納入管制的物項範圍有限,同時將採取多種許可便利措施。對於符合相關規定的,中國政府將予以許可;對於最終用途為緊急醫療、應對公共衛生突發事件、自然災害救助等人道主義救援的出口,將豁免申請許可。此外,考慮到各利益相關方履行既有商業合同及滿足合規要求等實際需要,本政策設置了合理的過渡期。
*有境外組織或個人非法獲取稀土技術,生產物項供軍事領域*
至於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發言人稱,今年以來,國家出口管制工作協調機制辦公室組織開展打擊戰略礦產走私出口專項行動,取得積極成效。同時,有關部門也發現部分境外組織和個人從中國非法獲取稀土技術,生產稀土相關物項並提供給軍事等敏感領域用戶或者用於軍事等敏感領域用途,對中國國家安全和利益造成重大損害或潛在威脅,對國際和平穩定造成不利影響。為防範相關風險,中國政府經審慎評估後,決定對稀土相關技術實施出口管制,同時對中國組織和個人從事相關活動作出明確規定。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