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936 恒指摩通七甲牛J (R 牛證)
即時 按盤價 不變0.305 0.000 (0.000%)

28/08/2025 14:28

「去美國化」持續,中國自美進口能源趨於零

解讀
核心摘要:
中國2023年7月自美國進口原油、液化天然氣及煤炭總量低於1噸,為2019年12月以來最低,液化天然氣自3月起、原油自6月起進口歸零。

事實要點:
▷ 2023年7月中國自美進口原油、LNG、煤炭總量低於1噸(2019年12月以來最低)。
▷ LNG自3月起、原油自6月起進口量均為零,煤炭5月後驟減至不足1噸(原月均135萬噸)。
▷ 7月自俄進口原油年增16.8%,管道天然氣進口520萬噸(年增4.8%)。
▷ 2019年底曾出現三類能源進口歸零,2020年中美簽署第一階段協定後恢復。

  外媒發現,美國總統特朗普第二任期,中國從美國進口的主要能源資源已幾乎為零。7月中國從美國進口的原油、液化天然氣(LNG)、煤炭三類主要能源資源,總量低於1噸,為2019年12月以來的最低。分析指,中美貿易摩擦背景下,中國將能源採購來源地改成了俄羅斯等其他國家,中國此次能源「去美國化」有可能長期持續。

  「日經中文網」報道,調查公司CEIC引述中國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自3月起從美國進口LNG為零,自6月起原油進口為零,最新的7月數據同樣為零。煤炭(含鋼鐵用煤炭)方面,中國原先每月從美國進口約135萬噸,5月以後驟減至不足1噸。

  此次不是中國首次停止進口美國能源。在特朗普第一任期、中美摩擦加劇的2019年底,這三類能源資源的進口量也曾一度降至零。但在隔年(2020年)中美簽署了緩解貿易戰緊張局勢的第一階段協定後就迅速恢復。

*中美談判陷僵局,「去美國化」政策料長期持續*

  報道指,此次中國的能源「去美國化」動向有可能會長期持續。原因一是當前中美貿易談判處於僵持狀態,二是2022年俄烏戰爭爆發後,中國強化能源保障,增加進口來源的多元化。

  CEIC的數據顯示,7月中國的天然氣產量為216億立方米,年增7.6%,透過與俄羅斯和中亞連接的管道進口的天然氣為520萬噸,年增4.8%。同月,中國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量年增16.8%。

  報道引述丸紅經濟研究所高級主任研究員李雪連指出,能夠從俄羅斯購買低價原油和管道天然氣的中國,對購買LNG等高價資源的意願有所下降。這成為抑制亞洲LNG價格上漲的因素。
《經濟通通訊社28日專訊》

【你點睇?】本港辦沙特超級盃獲國際關注,當局擬優化M品牌資助並聚焦國際賽,你認為本港應否繼續投入爭取國際體育盛事?► 立即投票

備註: 即時報價更新時間為29/08/2025 17:59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