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中國六部門於2025年9月10日宣布啟動全國性汽車業網絡亂象整治行動,為期3個月,重點打擊非法牟利、虛假宣傳、惡意詆毀等行為,包括利用AI生成虛假內容及企業高管網上引戰。
事實要點:
▷ 整治行動由六部門聯合發起,持續3個月(2025年9月)
▷ 重點打擊利用生成式AI製造虛假內容的「網絡水軍」
▷ 禁止以商測結合、虛假測評等方式脅迫企業支付「保護費」
▷ 規範企業操縱銷量排行、選擇性披露數據等虛假宣傳行為
▷ 明確禁止高管在網上「拉踩」引戰或煽動惡意投訴
工信部、中央社會工作部、中央網信辦、國家發改委、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六部門近日聯合印發《關於開展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決定在全國範圍內開展為期3個月的汽車行業網絡亂象專項整治行動,集中整治非法牟利、誇大和虛假宣傳、惡意詆毀攻擊等網絡亂象,提升涉汽車企業網絡亂象處置質效,督促企業規範營銷宣傳行為,營造良好輿論環境,護航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
*整治利用AI製造新網絡水軍*
《通知》指出,重點整治的非法牟利問題,包括:1. 通過製作虛假圖片、視頻,捏造故事,炒作和散布涉車企負面話題,惡意解讀汽車企業銷量波動等,以賺取網絡流量,獲取商業利益。2. 利用自身話語權和影響力,以「新聞監督」、「輿論監督」、「科普」等名義,通過以商養測、以測養商、開展商測結合的虛假或不規範測評等方式,獲取商業利益,甚至要挾汽車企業提供「保護費」。通過在汽車產品上市發布和汽車企業融資等重要節點,發布涉企虛假不實信息或負面信息,或在評論區帶節奏等,脅迫企業開展商務合作。3. 利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等技術製造新型「網絡水軍」,產出虛假內容,製造虛假熱度和趨勢,謀取非法利益。
另一個重點整治的是誇大和虛假宣傳問題,包括:1. 對汽車、動力電池的性能、功能、質量、銷售狀況等作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宣傳,欺騙誤導消費者。2. 汽車企業操縱機構或評測類帳號等搞虛假或不規範測評。引用、捏造虛假數據,選擇性披露銷售數據,巧立名目發布銷量排行等各種榜單。
*整治用「黑公關」「黑嘴」抹黑競爭對手*
同時要重點整治的是惡意詆毀攻擊問題,包括:1. 以遏制、打壓競爭對手為目的,詆毀攻擊汽車企業或者汽車產品,抹黑企業聲譽或者商品聲譽,對企業進行惡意投訴。2. 組織、操縱網絡水軍、「黑公關」、「黑嘴」及「飯圈」粉絲,聯動發布涉汽車企業及企業家的虛假、負面信息,煽動網民情緒,打「口水戰」,惡意抹黑競爭對手。3. 汽車企業高管利用自身影響力在網上「拉踩」引戰。
《經濟通通訊社10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