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新世界發展(00017)控股股東鄭氏家族擬注資100億港元並尋求等額合作夥伴資金,總額200億港元超其180億港元市值,德意志銀行正協商貸款融資,潛在注資或使淨槓桿率自16.3倍降至13.7倍。
事實要點:
▷ 潛在股權注資總額200億港元(含合作夥伴100億)
▷ 新世界發展當前市值180億港元(注資額超市值)
▷ 鄭氏家族持股45%市值低於其擬注資100億港元
▷ 未償永續債券350億港元(200億注資未全覆蓋)
▷ 德意志銀行牽頭貸款融資討論進行中
巴克萊發表研究報告指出,新世界(00017)股價早前急劇上升,主要受消息指其控股股東鄭氏家族考慮注資100億港元,並正尋找合作夥伴提供相若金額的注資所帶動,債券價格亦上升2至4點。該行予新世界評級「增持」。
報告指出,雖然新世界發展已發出澄清公告,表示未有收到任何融資建議,但確認正就德意志銀行牽頭的貸款融資進行討論。巴克萊認為,若股權注資落實,將較債務融資更有效改善槓桿水平,因為可以提升股本及減少淨債務,從而改善關鍵信用指標。此外,若股權注入將促成股息恢復,永續債券可能受益,因其包含與錯過分派相關的股息限制條款。
巴克萊表示,根據報道,若計及合作夥伴的投資,股權注資總額將達200億港元,高於新世界發展目前180億港元的市值,因此將導致嚴重的股權攤薄。此外,控股股東的100億港元注資亦高於其所持45%新世界發展股份的市值。
報告提到,據報道指出,交易條款可能涉及以新世界發展股份作抵押或提供股息回報保證,而投資者的承諾似乎取決於鄭氏家族的前期注資。儘管如此,潛在投資旨在穩定發展商的財務狀況,並可能表明對香港房地產市場持更具建設性的看法。
巴克萊預計,假設合共注資200億港元,按備考基準計算,新世界發展的淨槓桿率將從2024年底的16.3倍下降至13.7倍。淨資產負債比率將從57.5%大幅下降至44.2%,若將永續證券視為債務,則從88.3%下降至69.6%。但200億港元的注入不足以回購全部350億港元的未償永續債券,且槓桿水平仍高於同行平均10-40%,流動性壓力尚未完全緩解。
該行指出,近期關於私有化的揣測若成真,將對信用評級產生正面影響。該行認為,這些新聞表明鄭氏家族有意支持新世界發展,儘管其債務負擔沉重,並可能反映策略投資者對香港房地產市場觸底跡象的興趣增加。隨著香港特首於9月17日發表年度施政報告,市場對政府進一步支持房地產市場的預期有所上升。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經濟通通訊社4日專訊》
【你點睇?】普京期望上合組織能形成歐亞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你認為上合是否有實力擔任更重要的全球安全角色?►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