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經濟急回升 港掃障礙振出口
01/02/2023
內地年初疫情防控轉向後,官方製造業、非製造務業PMI(採購經理指數)作為1月首批硬數據,雙雙扭轉上季跌勢。雖然全國經濟重拾升軌,全年增長預測獲大幅調高,但對於仰賴轉口貿易的香港來說,多個新數據和發展仍存暗湧。愈遲與內地全面自由通關,鄰城未來愈有可能直接進出口,本港必須及早重振旗鼓。
國家統計局昨公布,1月製造業PMI升至50.1,非製造業更躍至54.4。為剔除農曆新年的影響,內地在3月才會合併公布年初多項數據,但PMI作為領先指標,反映製造業在工人返鄉停產下,仍能重新擴張,分析師多感滿意,預料經濟首季可快速復甦。
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最新預測中國全年可增長5.2%,較3個月前上調0.8個百分點,與印度撑起全球增長半邊天。
港轉口優勢減 櫻桃直送廣州
不過,剖析PMI細項,如新出口定單,仍可見到內需遠強於外貿,服務又勝過產品,故國務院日前亦要求,乘勢推動消費加快恢復成為經濟主拉動力。
對香港來說,愈遲撤銷與內地的過境限制,愈難分享到當地民眾所釋出的超額儲蓄;本已受挫的轉口貿易角色,要收復失地也更具挑戰。
本港物流貨運業以效率見稱,但去年長期無法點對點跨境上落貨,疊加不同檢測、申報要求,大削急單「補時港口」(catch-up port)優勢。12月疫情高企,內地出口按年下跌了9.9%,本港出口卻跌了28.9%,創了近70年來最大跌幅。
以鮮果見微知著,業界指智利輸華車厘子過去逾8成經香港港口處理。智利本果季卻料會將約3成產量,直送冷鏈基建猛進、更接近廣州全國果業批發樞紐的南沙港。
倘計及經本港每櫃逾萬元的額外運輸成本,經驗趨增的上海洋山港、以至大連港,亦或將自行服務華東華北。
灣區競合求進 重新駁通全球
誠然,本地司機、海員等物流人員往返內地所需48小時核酸檢測要求,相信快將撤銷,「十四五規劃」亦列明本港的國際商貿中心定位,港府仍要知己知彼,及早研判近月出口幾乎全綫下挫,多少是防疫限制、高息通脹等短中期挑戰,多少是長遠結構變化,如美國籠絡盟友打壓本港,再見招拆招。
全城各行各業撑過3年疫情後,重啟定必需時,但只要航空、貨櫃車等不同物流運輸界別資深人才返回本業後,引以為傲的高效率聲譽,可望再次重建。本港政商界既要在大灣區鄰城的競爭中孜孜求進,也要致力尋求協同合作,趁民眾疫後爭相外遊、航班腹艙運力回升等機遇,及早打通制度差異造成的清關和通關等障礙,助國家再次駁通全球目的地,提振出口表現。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