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印太搞局遏中國 華擴開放謀創多贏
24/05/2022
美國密謀重返印太搞局,總統拜登昨於日本宣布「印太經濟框架」(IPEF),成功拉攏比預期更多的創始成員,冀望填補長遠戰略短板。盡管IPEF各成員國已明言或暗示不想在中美之間選邊站,中國對於美方搖旗吶喊,意圖另立準則、甚至煽動與華脫勾,還是深有警惕,並提升危機感。
以國家主席習近平為首,中方官員近日紛嚴陣以待,多番申明,中國正進一步開放市場。
拜登撇下俄烏戰事,任內首度出訪亞洲,完全無視中方嚴詞警告,昨天與日本首相岸田文雄會晤後,作出至今最偏離對台灣戰略模糊立場的承諾:願意軍事介入保衞台海。
隨着澳英美準軍事聯盟成立,今天聚首的四方安全對談(QUAD)又重拾勢頭,美國可謂愈趨高調插手印太局勢,IPEF今後更為拜登圍堵中國的「印太戰略」,補上了最後一塊的經濟拼圖。
IPEF的13個成員國,合共貢獻全球約4成經濟產出,比中方推動的《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還要多。美方打着「中國以外的選擇」作旗號,最終竟成功網羅曾對框架表達疑慮的印尼、越南和印度,難怪北京深以為戒。
美打拒華旗號 星印不願選邊
IPEF圖在數碼經濟、供應鏈、潔淨能源和反貪腐4大範疇建立新準則,目前細節欠奉,成員國也只須支持當中承諾至少1項,外媒普遍認為先天不足;內地則有不少專家提醒,須準備好美方在6G等嶄新科技,另立準則、分裂對抗,妨礙環球無縫合作。
不過,美國當前顯然未能予取予求。有別去年成立的美國——歐盟貿易和技術委員會,以抗衡所謂「非市場經濟」為念,IPEF正式公布的目標廣泛,略過了任何刺激中方的語句。印尼更表明,不願看到它成為純粹制衡別國的板斧。
新加坡是不願歸邊的絕佳例子,總理李顯龍既稱許IPEF有遠見,反映美國看重經濟外交,但亦申明,IPEF不僅要開放包容新成員,同時要繼續支持成員國在「重疊的經濟合作圈」,與其他夥伴共事。他分析,中國在環球經濟佔比日增,經貿往來增加正常不過,提醒要付出很大代價才能排拒中國,並會製造更多摩擦。
礙於美國民情阻撓,IPEF今後不會有傳統貿易協議核心的降低關稅、市場准入條款,發展中國家難見即時實利。從國家主席習近平上周三開始,對外企喊話「開放的大門只會愈開愈大」、「擴大高水平開放的決心不會變」,總理李克強和外長王毅近日接連提出相類信息,立意明顯不過。
華強調開大門 願入不同協定
習近平強調,中方堅持創新驅動,要在充分參與、凝聚共識的基礎上制定規則,為科技發展打造開放、公平、公正、非歧視的環境;要推動科技同經濟深度融合、共享成果,努力打破制約知識、技術、人才等創新要素流動的壁壘。
中方表明,願同各國一邊實施好RCEP,且積極推進入《全面與進步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CPTPP)、《數碼經濟夥伴關係協定》(DEPA),並沒動輒按照自身利益推倒或另立協議。
中國致力與鄰國加強對話合作、維護國際多邊貿易之心,有目共睹。
【你點睇?】特朗普於2025年8月25日宣布解除聯儲局理事麗莎·庫克的職務,您認為此舉對全球金融市場及美元國際地位的影響程度如何?►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