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息綠債好時機 推動環保速減排
27/04/2022
「擁抱綠色未來」!港府首批零售綠色債券昨天開始認購,反應踴躍,更勝海外同類計劃。內地近年積極升級轉型,帶動綠債發行額穩居全球前列,亞太區市場同樣方興未艾,香港要順應國家發展規劃,成為綠色金融中心,今次可謂再邁出一步。
根據聯合國轄下最新研究,要保留抗衡環球暖化的僅餘希望,減碳已是刻不容緩,本港目前的2050年碳中和目標,流於保守,必須更積極發展多元融資和環保基建,推動公私界別大力投資。
保回報勝通脹 港反應遠勝英
近日環球資本市場波動,引發避險情緒,港府以更勝通脹掛鈎債券(iBond)的保證回報率,發售至少15億元綠債,散戶將獲最少2.5厘收益,難怪「綠債」昨日躍升為網絡熱搜詞。有銀行表示,首兩小時已錄數千戶申請,綫上平均認購多達7手,可謂奠下好開始。
在海外,英國去年10月起首發零售綠債,反應冷淡得多,認購額未及目標1成。不少投資者願為「環境、社會及公司管治」(ESG)支付溢價,惟政府出手始終過低,2月因應央行加息,把綠債票息倍增至1.3厘後,仍無法說服太多人鎖住資金。
投行法巴和TheCityUK的研究顯示,綠色融資過去10年攀升了約100倍,至5,406億美元(約4.3萬億港元),絕大多數為綠債,當中以佔去13.6%的中國最多。內地去年公布2030年碳達峰、2060年碳中和規劃後,企業投資轉型更見迫切,加上同樣祭出目標的澳洲、印度等地,標普預期,亞太區今年的綠債發行額勢必倍增。
港府的新猷,有助加深和拓闊本地綠色市場,提升市民認知,但當局仍要力推更多金融產品,包括增長潛力更大的可持續發展表現掛鈎債券、轉型債券,以及力促螞蟻集團去年碳中和的排放交易制度。
而且,有別紐約州電力局近日申明,將發6億美元綠債更新電網、降低傳輸再生能源成本,港府今次發債所得會撥入基本工程儲備基金,目標相對空泛,昨日更傳出當局準備大削「上網電價」,有環團憂慮妨礙太陽能札根。
減排時不再來 集資用得其所
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化專門委員會(IPCC)本月警告,惟有本世紀末升溫不逾1.5度,全球才可避免駭人風暴、廣泛旱災,環球二氧化碳排放3年內必須觸頂回落,可謂「時不再來」。據Climate Central的模型推算,倘全球升溫1.5度,中環的海岸綫已會升至滙豐總行前;升3度則新海濱連大會堂低座皆會遭淹浸。
港府去年發表全新氣候行動藍圖2050,惟準則相對歐美大城市寬鬆,如只爭取15%能源屬可再生,且一直到2035年才有「積效考核」,包括不再燃煤發電,又或新登記燃油和混能私家車,緩不濟急。
綠色融資既是本地金融業今後重要的增長引擎,但也主宰全城今後能否永續發展。幾家專營巴士公司本周陸續推出新款電動巴士,大眾樂見未來商界藉綠債、碳交易,追求環保營運,但電動車要成功減排,政府必須與電企攜手,及早淘汰燃煤發電,也要善用綠色資金,為後世推動碳封存一類全新技術。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