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針重啟面授課 廣用快測減播毒
24/03/2022
本地新冠確診漸從高位回落,港府預告,全港小學、幼稚園及國際學校最快下月19日恢復面授課,全部教職員,以及9成學生要打完兩劑疫苗。Omicron變異株近月席捲全城,沒有年齡層可倖免,當局以老人院為鑑,對年幼學童推出比外國嚴格的要求以求推高接種率,可以理解,惟仍要善用校方、醫護力量協助掃除疑慮。今後倘要減少傳播風險,避免動輒轉回網課,必須多加應用快速抗原測試。
兒科解說釋疑 家教分享立信
教育局局長楊潤雄指出,就算只有個別班級學生符合條件,仍允許學校為該級別安排全日面授課和活動;若僅個別學生達到要求,他則可在上課日餘下半天,參與非學術課外活動。
雖然發達地區的疫苗要求,普遍豁免12歲以下兒童,楊潤雄強調,尊重學生受教育權利,故沒要求必定打針才能回校上課,惟學生接種率比率愈高,定可築起更有效屏障,有利在校內參與更多學習和活動。
第5波疫情爆發後,趕不及打針的安老院舍最受重創,而兒童的風險亦驟增,至少7人離世,可是3至11歲的首針和兩針接種率,仍只有58.5%和12.4%,遠遜新加坡的75%和25%。
在控疫較成功的新西蘭,教職員最遲1月初和本月初已要打畢第2針和加強劑。本港上月24日在學校實行疫苗通行證,現時再添加師生全面復課的接種要求,只不過從後追趕。
環球普遍認同,家長看重自身監護人天職,權衡是否為幼兒接種時,或錯誤放大心肌炎一類極罕風險,比個人考慮打針時更猶豫。
新加坡南洋理工學院傳播學院指出,父母信賴的兒科醫生可成釋疑助力,家長間流傳的切身經歴也是關鍵。紐約有接種率遠超同區的高中,藉協調員在最缺針時幫父母預約,校長亦夥教員於家長會親述孩子打針的故事。本港教育局宜借鏡成功經驗,釐清指引,讓校方可安心擔起更多統籌協調工作,安排校園接種、家教會和醫生分享等等,形成家長、學校和政府三方良性互動。
星紐校多快測 免墮停課循環
全民強檢暫緩下,提早放暑假無疑有點浪費,卻的確有助社會縮減人流。據特首林鄭月娥表示,當初下決定時,還顧及網課有別實體課,不想本學年在校課時大減。
以Omicron傳染力之高,既有疫苗無法完全遏止,港府要防止校園再次掉進開開關關的惡性循環,可借助愈趨便宜和充裕的快測包。新西蘭上周曾向全國學校廣派近100萬包,包括要求有接觸風險立刻快測,新加坡亦有學校在疫情轉差時,要求學生先快測才可回校。
只有當校園大舉應用快測,才能盡速堵截潛在傳播鏈,減少密切接觸者,避免今波疫情初期的連環跨校感染再現。當疫情繼續回落靠穩,人力、資源已大幅增加的接觸追蹤辦公室,有望利用過去經驗,擔起快速精準控疫的角色,即使有學校失守,也可減少關閉日數,甚至是只要求個別級別或班別隔離和檢疫。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