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護照世界主流 Omicron成推動契機
29/12/2021
本港在執行邊境管制及隔離等防守性抗疫措施上,目前無疑表現不俗,香港防疫一直遠勝歐美,惟在推動打針,建立防護力的進攻性措施上,則仍需努力,接種率仍大有進步空間。政府專家直言久守必失,建議政府同時以疫苗護照(又稱疫苗通行證或疫苗氣泡)進攻,推高接種率,才是長遠之策。
因應外圍疫情嚴重,港府終再採行動,嚴防屬染疫高危一族的貨機機組人員將病毒傳入,收緊檢疫安排至回港後首三天要在檢疫酒店隔離。
難防百密一疏 本港似安實危
再收緊防疫作為權宜之計無可厚非,惟政府專家顧問、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聯同另外兩名學者撰文,直言久守必失,圍堵清零乃手段而非目標,旨在以嚴厲措施,換取安全空間,讓市民期間可接種疫苗,只屬過渡。袁國勇建議攻守兼備,每人都接種疫苗,才是長遠策略。
若按袁國勇的攻守定義,本港抗疫確實以守為主,以極大努力達致清零狀態,而攻方面顯然做得不夠,最新第一針接種率僅為72%,低於不少歐美國家。
本港累計已錄得58宗Omicron感染,輸入個案中Omicron的佔比急升,由兩周前約35%,增至上周78%,近兩日更達95%,可見Omicron的驚人傳染力,所謂百密一疏,倘傳入社區,勢構成極大健康風險。本港目前狀況,似安實危,以疫苗建立抗疫韌性,刻不容緩。
然而,Omciron既是危,也是機,新變種傳染性高但殺傷力較低,歐美一片風聲鶴唳,紛紛推出進取措施谷針,現時正是本港趁機出招的絕佳時機,其中較多地方推行、可行性大的措施正是疫苗護照。
類似政策外地已廣泛推行,以色列、新加坡、英國、法國等地,均強制國民出示疫苗接種證明,才能進入指定場所,希望透過鼓勵打針挽救生命及防止醫療系統崩潰。事實上,上述國家疫苗接種率都不低,新加坡逾96%合資格人士完成接種,英國也超過82%。
已打針者權利 也要獲得重視
撇除少數堅決抗拒疫苗者,不少未打針人士只是對疫苗猶豫,需要推動才願踏出第一步,而相關措施正正提供重大誘因,醫學期刊《刺針》研究亦顯示,此舉可提升接種率。
政策醞釀需時,須反覆推敲,妥當準備配套措施,並有合理豁免,確保市民對政策有充分認識後才出台,因此袁國勇建議明年3月推行,並稱若明年5月疫苗接種率達9成半,當中三分之二人已打3針,最快7月便可重開邊境。
相對於疫苗護照的先行者要摸着石頭過河,本港有後起優勢,可參考借鑑各國在細節上所花功夫,結合本港實際情況,將推行政策時的不確定性降至最低。如新加坡的疫苗護照,除了手機應用程式,同時推出類似八達通的裝置,方便不熟悉科技人士使用;英國則同時有紙本證書,可郵遞國民家中。
公共政策有科學數據支撐,疫苗是克服疫情的關鍵要點,早成科學界共識,歐美一向強調自由,依然按照專家意見推疫苗護照,本港接種率落後,許多未接種人士強調他們的權利,但已打針者的權力,又是否獲得重視?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