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守」及打針 嚴防第五波疫情
28/12/2021
Omicron變種持續肆虐全球,已成海外主流病毒,本港外防輸入、嚴防爆發第五波疫情壓力激增,機場已成最明顯薄弱環節;尤其機場已經出現數宗「走漏」進入社區的個案,暫未釀爆發實屬僥倖。果斷收緊機場防疫措施,同時盡速安排相關人員接種第3劑疫苗,死守、打針雙管齊下,刻不容緩。
香港作為國際航空樞杻,機場始終特別高危。本港雖然暫仍攔得住Omicron,但面對疫情瞬息萬變,港府切忌高估現有措施效用。本港與內地通關至今尚無啟動迹象,不少市民為趕及回鄉與親人賀歲,不惜隔離21天,還抵住嚴寒在口岸大排長龍,回鄉之路實在不易。
食衞局局長陳肇始表示,本港Omicron確診增加,已制定應變措施嚴陣以待,並要嚴防第五波疫情。但本港要防止「第五波」,並盡可能減少與內地通關障礙,死守機場防綫確須寸土必爭。
正如呼吸系統專科醫生梁子超指出,不能依賴接種三針絕對防止病例輸入,因為即使已接種疫苗仍有感染風險,初步數據指接種9周後對有症狀感染預防率跌至僅4至5成,但打針仍可減低重症及死亡率,本港無論如何仍需死守輸入防綫,未來兩、三個月尤為關鍵。他建議限制高風險區旅客來港轉機、重新審視熔斷機制。
機場驚險不斷 非「天羅地網」
事實上,本港近期接連出現多宗機組人員或機場員工感染後,返回住所並外出購物用餐的個案,涉及油麻地、屯門、大埔等多區,強檢處所數以十計,反映防綫並非如陳肇始所說的「天羅地網」,社區至今未有病毒傳播,純屬幸運。鑑於香港人口密度極高而Omicron傳播力極強,病毒一旦擴散後果不堪設想,加強機場人員閉環檢疫,降低病毒再次到達社區的機會,絕對是當務之急。
社會其實早有聲音,敦促港府參考內地做法,設立機制,因應航班來源地風險、飛行時長、人員數量等因素來綜合評估風險,以決定檢疫力度。此舉既能提高防疫規格,亦有一定彈性避免一刀切,望當局從速考慮。
與此同時,機場相關人員必須盡快接種第3針。盡管Omicron削弱了疫苗效力,打加強劑仍是提高保護屏障安全系數,減低病毒傳播速度的有效辦法。陳肇始亦強調,隨聖誕新年返港者增加,對本港挑戰和風險趨增,接種第3針,尤其是機場工作、機組人員及檢疫酒店員工等高暴露風險人士,盡快補針相當重要。
綜觀海外,Omicron火速蔓延,多地面臨疫情失控下陸續採取雷霆措施,社會成本來得更高。英國每日新增病例逾10萬宗,英格蘭亦不得不研究在聖誕節後,是否再度封城,並跟隨英國其他地區收緊防疫,對餐廳酒吧等實施各式限制。德國也在節後大幅加強包括對已打針人士措施。荷蘭更不惜在聖誕節期間封城。
亡羊方去補牢 社會成本更高
港人防疫多時,聖誕新年前後難免聚會「鬆一鬆」,當局此時再不果斷堵塞機場漏洞,社區爆發風險恐怕極高,屆時亡羊補牢則為時已晚。盡管進一步收緊機場檢疫會造成運力受限,港府必須在機場經濟作用,以及全社會健康和更大的經濟運作之間,作出合適取捨。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