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童打針建屏障 增選擇安父母心
16/11/2021
變種毒株Delta流入本港社區後,新冠疫苗專家顧問委員會昨日建議,降低科興疫苗接種資格至3歲,料可趕及冬季新冠和流感高峰前,紓緩父母一些不安。環顧全球,小童因Delta染病和入院的數字顯著上升,內地和哥倫比亞皆已核准同年紀的幼童接種科興,至今安全無虞。
當然,家長初期抱有疑慮全球廣見,港府必須加強宣傳教育,安撫父母心,也可參考海外如美國、以色列和阿聯酋,盡快為復必泰開綠燈,提供另一個選擇。
多地幼童接種 臨床證安全
委員會考慮科興申請,以及內地、南非和智利等現實和臨床數據後,建議將接種門檻由18歲降至3歲。內地今年6月容許3歲幼童注射科興和國藥滅活疫苗,現已替逾8,400萬名11歲以下兒童打針。由於本港及內地民眾普遍不曾染疫,缺乏免疫力,要防範一旦通關後出現潛在傳播,更要及早讓小孩打針,加強社會保護屏障。
放眼外國,哥倫比亞、柬埔寨和印尼,本月分別替3、5和6歲或以上小孩開打科興,普遍未見嚴重副作用。在針劑匱乏的委內瑞拉,更有不少父母攜同子女跨境前往哥倫比亞,接種各式世衞認可疫苗。
Delta席捲全球後,小童風險驟增,家長難免心急如焚。美國過去一年多超過600萬兒童染疫,單是今年9月便佔逾100萬宗。從6月尾至8月中,因新冠入院的兒童及青少年,也急增了約4倍,故本月3日替2,800萬名5至11歲兒童開打復必泰當天,全國廣見人龍。
以色列9月復課後,學生確診數同樣激增,全月約54%新症屬0至19歲,部分人上了一天課就要被隔離,至今每天仍有200至250名兒童染疫,當地專家顧問前天遂以大比數批准和建議5至11歲接種復必泰。
按本港教育局要求,當學生首劑接種率達到7成,校方可以申請安全恢復全面授課,但小學生過去一直無法受惠。
資助小學校長會名譽主席張勇邦分析,高小學生的家長出於升中考慮,今後將更大誘因帶小孩打針。
專家釐清誤解 釋家長疑慮
不過,無論美國抑或以色列,民調顯示約兩、三成家長尚在觀望是否讓年幼子女打針,最主要顧慮是疫苗可能傷害他們,或有不明長遠後遺症。港府專家建議批准幼童打科興後,眼前急務定然是為公眾剖析理據,痛陳利害。
利用信使核糖核酸(mRNA)技術的復必泰有極低概率引致青少年心肌炎,本地青少年因而改為只打1針,有專家建議改向大腿注射,但12至19歲組別的72.6%首劑接種率,目前仍屬第3低,科興門檻大降後,相信有望提升。
美國疾控中心專家Matthew Oster指出,新冠病毒本身一樣可引致心肌炎和其他心臟問題,打針對心臟的風險,肯定比染疫低。從背景概率看,幼童比青年少患心肌炎,復必泰臨床研究亦沒任何相關案例,港府更應敦促藥廠及早交齊數據,盡快進一步調低其接種年齡,增加選擇。
社區接種中心提供首劑疫苗的時限只剩半個月,港府或要考慮為幼童加設時段,方便父母上班前後帶他們接種,或招攬更多兒科醫生,讓小孩可安心打針。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憑獨家優惠碼【ETN2508】,購物滿$500即送免費禮品►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