須寬輸入人才 豈止科技業

14/05/2018

 

  人才嚴重不足制約創科發展,「科技人才入境計劃」雖有保障本地就業措施,仍被工會抨擊。本港多個行業人手短缺,急需放寬輸入人手,工會保護本地工人,亦需顧及香港發展。

 

做好計劃監管 做到勞資多贏

 

  本港創科先天不足,包括缺乏科研氛圍、高租金、創科人才不足等,已在環球與區域競賽中落後,要急起直追,為本港經濟添強勁引擎,便須有所突破。港府上周公布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減省程序、縮短申請與審批時間,正有望為突破人手不足瓶頸走出第一步。

 

  申請科企除要證明聘用本地人才有確實困難外,計劃亦規定企業每聘用3名境外科技人才,便必須增聘1名本地全職員工和兩名本地實習生。此已被評對財力有限的初創科企造成過高的聘用成本,但仍迅即遭到勞工團體抨擊,指美名為簡化程序,實為另闢途徑輸入外勞,且為擴大輸入外勞鋪路。

 

  勞工團體的擔心不是全沒來由,因確如他們指出,按2016年審計署報告,在抽查現行「輸入內地人才計劃」中,有企業未被要就招聘本地人才事宜提供證明,亦有部分輸入人才的薪酬低於本港同一職位的平均月薪。

 

  然而,這些執行上的失誤,並不代表本港多個行業包括創科界人手充足,勞工團體要求相關部門把好關、保障本地勞工,固然應該,港府更應把「科技人才入境計劃」好好落實,讓市場各方看到,如能在輸入人才和保障本地人才上做好平衡,不但不會損害本港有關從業員,更由於科技行業能得到發展,即所謂「做大個餅」,能讓本地更多人才有機會投入創科行業,做到多贏。

 

  此外,還須正視的是嚴重欠缺人才,以致令相關行業、本地經濟和所需服務受到窒礙的,並不只是創科業。例如建造業界缺乏具技術勞工,不但令包括政府基建工程的成本不斷飈升,亦因人手不足而影響工程進度。

 

多行業缺人手 輸家終是香港

 

  又例如醫護人手不足,令公私營醫院迫爆,醫護人員疲於奔命,公營醫院服務要輪候的時間動輒逾一年等,苦了病患市民;又或者私人院舍人手不足,令老人院宿位嚴重供不應求。

 

  本地勞工固然必須得到應分保障,但香港要在經濟、民生上獲得推進,放寬個別行業輸入人才,須盡快得到討論和推進。

 

送禮活動浪接浪!想緊貼著數活動消息?即Like etnet Facebook專頁!► 立即讚好

延伸閱讀

緊貼市況
  • 08112 基石金融
  • 0.164
  • 09660 地平線機器人-W
  • 9.110
  • 02050 三花智控
  • 31.820
  • 01211 比亞迪股份
  • 112.000
  • 01997 九龍倉置業
  • 22.720
  • 02899 紫金礦業
  • 24.680
  • 目標︰$27.00
  • 02209 喆麗控股
  • 6.620
  • 目標︰--
  • 01818 招金礦業
  • 23.080
  • 目標︰$25.00
  • 02618 京東物流
  • 12.780
  • 目標︰--
  • 00316 東方海外國際
  • 141.200
  • 目標︰$155.0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15.800
  • 03690 美團-W
  • 101.700
  • 01024 快手-W
  • 76.450
  • 00388 香港交易所
  • 449.800
  • 00700 騰訊控股
  • 594.000
  • 01109 華潤置地
  • 30.480
  • 目標︰$35.00
  • 09992 泡泡瑪特
  • 324.400
  • 目標︰--
  • 09633 農夫山泉
  • 49.560
  • 目標︰--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8/08/2025 16:29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8/08/2025 16:29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8/08/2025 16:29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8/08/2025 16:1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