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大混戰 證監須與時並進
07/06/2017
本港股市昨上演沽空大混戰,既有沽空機構事先張揚預告今天會狙擊新目標,也有沽空機構力撑被狙擊的上市公司,令投資者無所適從。監管機構應正視問題,適時適當出手保障投資者。
「價格發現」有功 造謠圖利有害
美國「渾水」創辦人Carson Block揚言今公布新狙擊名單,市場迅即展開猜謎遊戲,拋售疑似目標股票。至於早前被「葛咸城」狙擊的瑞聲(02018),卻獲沽空機構「匿名分析」唱好,指葛咸城的沽空報告有嚴重錯誤陳述。
事實上,近年愈來愈多沽空機構來港覓食,出手也愈來愈頻密,不止狙擊四、五綫股,連藍籌股也不放過,底因有二。首先是食髓知味,尤其是「渾水」2011年狙擊在加拿大上市的中國民企嘉漢林業,引發民企風暴而聲名大噪後,遂專挑民企下手,2014年狙擊在港上市奇峰國際(01228),去年更重創輝山乳業(06863)。
其次是港股升得急,股價愈高,沽空獲利空間愈大。沽空機構專調查一些有問題、涉嫌造假公司,發表負面研究報告來嚇股民,引發散戶散貨走避,令股價急挫,他們早已累積的淡倉就可獲利豐厚。
對自由市場來說,沽空機構有其重要角色,即所謂「價格發現」——沽空機構憑着專業眼光和分析,踢爆一些上市公司造假數、股東挪用資金等誠信缺失問題,令公司股價調整如實反映實際價值。此亦起告誡其他上市公司勿「博懵」,除有官方機構監管外,市場亦有糾察隊的阻嚇作用。
股市亂象叢生 須保障投資者
不過,沽空機構亦有可能透過造謠生事,發布虛假信息來誤導投資者,從而混水摸魚圖利,損害投資者利益。「香櫞」2012年發表沽空報告,指恒大(03333)存在會計欺詐行為,誤導投資者,最後證監會出手起訴「香櫞」,並予以判罰。
隨着沽空機構在港活動日增,要市場能揚利遏害,港府有需要考慮是否修訂相關規例,加強監管,既不扼殺有助價格發現的沽空活動,又提高對相關活動的問責,現在正是合適時機,不能再拖。
本港小投資者一般買升,惟現時股市亂象叢生,散戶聽聞沽空機構狙擊某股票,不管信不信,但從沽空機構狙擊大多成功的往績來看,他們寧可先走為上着。證監會應積極保障小投資者,若沽空報告內容屬實且涉違規,須出手懲罰上市企業;若是造謠圖利,須問責沽空機構。因應市場新生事物,證監會須與時並進。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