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年不牛】A股劇震造就最差牛年 美儲收水落入虎口

31/01/2022

 

  上周五(28日)是牛年最後一個交易日,儘管官媒再度發文撐市,上市公司回購自救,基金公司亦出手自購旗下基金,滬深股市仍然收市告跌。滬綜指在牛年首個交易日(2021年2月18日)漲破3700點大關,曾經高見3731點,已經是「最牛」表現,之後表現反覆,年中經歷三次大震盪,結果滬綜指於上周挫至半年低位,北向資金轉為大幅流出,滬指最終牛年累跌8%。

 

  科技股扎堆的深成指及創業板指更遭遇明星股的市值崩塌,加上美國於牛年結尾啟動緊縮貨幣政策預期,深成指整個牛年跌了16.5%,創業板接近技術性熊市區域,牛年累跌14.8%。三大指數都以下跌收場,拖累滬深300指數全年蒸發了超過兩成,是A股市場誕生以來最差的牛年。

 

牛年A股1

牛年A股2

 

2021明星基金翻車 監管因素觸發黑色7月

  

  回顧整個牛年,A股總共經歷三次劇震,要問中國股民對今年股市的感想,相信只有失望二字可以形容,曾經叱吒一時的明星基金經理們,帶領信徒們一次又一次地翻車。

 

  在2021年的A股年結報道提及過,去年盡管有超過六成的A股上市公司股價是上漲的,但明星基金經理們在今年卻集體遭遇滑鐵盧,不少知名偏股基金年中淨值都出現了較大回撤,全年有超過4200隻私募產品被提前清算;私募大佬、東方港灣董事長但斌要發文向投資者道歉,來自易方達的「公募一哥」張坤也要承認自己犯了很多錯誤,而最為尷尬的當屬海通證券前首席經濟學家姜超,今年2月加盟中泰資管任首席投資官,結果其管理的私募產品慘蝕超過兩成,成為基民熱話。

 

  在鼠年,全球資金跑步進入股市,幾乎是「買咩都贏」,A股也一樣,整個鼠年滬綜指累計上漲近23%,讓不少股民過肥年。不過就在牛年開始沒多久,一次市值調整浪潮就開了一個不好的開頭。去年2月底市場熱議基金轉倉,資金無情收割,引發明星股集體翻船,股價連日做「自由落體運動」:白酒板塊三周內市值蒸發三成;被稱為「瘋狂的石頭」的石頭科技(滬:688169)神話破滅,2月起連續暴跌五個月,市值被腰斬一半,至於被譽為「女人茅台」的愛美客(深:300896)跌勢更血腥,兩個月內市值痛失超過七成,從每股1300元(人民幣.下同)最多跌到約360元。

 

  此後平靜不到一會兒,包括中概股、港股和A股在內的中國資本市場上演了「黑色7月」,滬指在整個7月暴跌了5.4%,創下2019年5月以來最大單月跌幅,而這次跌市的主因是重磅監管引發的外資撤退。月內中國資本圈發生了兩件大事,一是滴滴出行突然被中國政府指控違法違規需要整改,外界估計這是當局對滴滴突擊到美上市的懲罰;二是中國當局下令要求校外教育培訓行業改為非盈利性質,投資相關股份的外國投資者遭受了重大損失。「散戶契媽」Cathie Wood擔憂中國強力監管措施持續,決定拋售中資科技股,到了7月時其基金持有該等股份不足1%,加上多家華爾街大行集體下調中國股市評級,連串利淡因素放大市場恐慌情緒,導致股市地震。

 

美儲放鷹資金回流 A股兇險或入虎口

 

  兩次震盪之後,股市開始了漫長的修復,幸好鋰電池概念的爆發,以及電荒問題引發的煤炭、電力股票大漲,讓A股下半年總算有了炒作的題材,不過從實體經濟上看卻是一片風雨飄搖。中國面臨房地產行業流動性危機,恒大(03333)、奧園(03883)、世茂、佳兆業(01638)……一個個熟悉的房企轟然倒下,這些企業帶來的巨量未還債務,以及各地房價下行壓力,讓中國經濟前景變得更加險峻,中國終於在牛年的尾巴兩度降準,並下調了貸款市場報價利率及中期借貸便利利率,呵護經濟。

 

  就在A股準備收爐之際,美國收緊貨幣政策的灰犀牛事件終於發生,美聯儲暗示3月會重啟加息,更不排除會在今年稍後時間縮表,加上烏克蘭問題觸發地緣政治風險,讓A股再度山泥傾瀉,小崩大崩不斷,滬綜指今年1月累計下跌了7.8%,創業板指更腰斬接近12.5%。

 

  在疫情帶來的供應鏈危機下。美國面臨著40年來首見的超高通貨膨脹,不得不盡快退出扶持經濟復甦的政策,啟動貨幣緊縮,美聯儲的鷹派語調更是嚇壞了不少人。美國預期加息縮表的情況下,外資傾向從新興市場回流美國,擁抱美元,疫情期間的資產漲價潮很大可能要告一段落,而堅持貨幣政策「以我為主」的中國,卻要放水蓋基建穩住經濟,恐怕會讓各路資本更快更多撤出。在兩國貨幣政策背道而馳的虎年,資本市場的主題恐怕不是「生龍活虎」,而是「虎口脫險」。

 

撰文:經濟通通訊社記者楊英傑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使用優惠代碼【ETN1WWS】,選購五星級酒店級海鮮► 立即瀏覽

延伸閱讀

More
  • 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
    升 46,127.62
    +35.88 (+0.078%)
  • 標準普爾500指數
    升 6,636.86
    +19.54 (+0.295%)
  • 納斯達克綜合指數
    升 22,529.75
    +96.91 (+0.432%)
精選預託證券 More
00939 建設銀行
按盤價(HKD)︰升8.268
變動率︰+1.312%
較港股︰+1.70%
00005 滙豐控股
按盤價(HKD)︰跌107.741
變動率︰-0.589%
較港股︰-0.05%
00388 香港交易所
按盤價(HKD)︰跌416.963
變動率︰-0.638%
較港股︰+0.14%
01299 友邦保險
按盤價(HKD)︰跌78.006
變動率︰-1.596%
較港股︰+0.07%
精選中資美股 More
BIDU 百度
按盤價(USD)︰跌114.785
變動率︰-2.010%
BILI 嗶哩嗶哩
按盤價(USD)︰跌25.680
變動率︰-2.022%
NTES 網易
按盤價(USD)︰跌136.188
變動率︰-2.157%
GDS 萬國數據
按盤價(USD)︰跌28.170
變動率︰-2.929%
精選美股 More
GOOG
谷歌-C
按盤價(USD)︰升293.900
變動率︰+3.137%
BP
英國石油
按盤價(USD)︰跌35.756
變動率︰-2.547%
COP
康菲石油
按盤價(USD)︰跌87.180
變動率︰-2.788%
RBLX
Roblox Corp
按盤價(USD)︰跌97.688
變動率︰-3.974%
美國指數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
美股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
美國時間為 : 19/11/2025 09:51 EST
港股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更新時間為:19/11/2025 17:59
美國指數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
美國時間為 : 19/11/2025 09:51 EST
顯示更多
緊貼市況
  • 03896 金山雲
  • 5.950
  • 02577 英諾賽科
  • 75.500
  • 06928 萬馬控股
  • 0.300
  • 08487 ISP GLOBAL
  • 0.070
  • 02828 恒生中國企業
  • 93.500
  • 00941 中國移動
  • 86.350
  • 目標︰$94.00
  • 00322 康師傅控股
  • 12.020
  • 目標︰--
  • 06618 京東健康
  • 67.100
  • 目標︰$78.00
  • 00144 招商局港口
  • 15.850
  • 目標︰$20.00
  • 00241 阿里健康
  • 5.730
  • 目標︰$6.77
  • 09988 阿里巴巴-W
  • 156.400
  • 01347 華虹半導體
  • 80.450
  • 09992 泡泡瑪特
  • 206.600
  • 00700 騰訊控股
  • 622.500
  • 00020 商湯-W
  • 2.100
  • 03931 中創新航
  • 30.140
  • 目標︰$38.00
  • 09987 百勝中國
  • 372.400
  • 目標︰$385.00
  • 01913 普拉達
  • 46.000
  • 目標︰$55.00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9/11/2025 17:59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9/11/2025 16:30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19/11/2025 22:51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19/11/2025 16:40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