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特寫】疫情衝擊消費 實體零售業分化發展

02/03/2020

  繼在家樂福、麥德龍之後,英國零售巨頭樂購(Tesco)近日又宣布將中國合資公司20%的股權賣給華潤集團,交易價格為2.75億英鎊(約25億元人民幣),正式退出中國市場,交易完成後,樂購旗下的中國門家店統一改為「華潤萬家」。而就在差不多時間,美國零售巨頭開市客(Costco)已在上海豪擲以8.98億元人民幣買下地塊,籌備開設中國第二家賣場,繼續加碼中國投資。

 

上海陸家嘴IFC商場在疫情期間縮短了開業時間。原本喜歡坐在露天享受咖啡下午茶的白領也不見了蹤影(林雯婕攝)

 

  在此次疫情期間,大型超市成為很多家庭獲取生活物資的主要方式之一。雖然近年來電商發展迅速,令居民生活漸漸遠離大型超市,但農曆新年期間,不少快遞放假,加上疫情又導致城市「封閉式」管理,令超市的優勢再度顯現。一些超市還適時推出「不接觸收貨」服務,幫附近居民把商品送到小區門口。

 

  諮詢公司羅蘭貝格近日發布報告指,今年的疫情對大型超市影響較小,行業整體在電商衝擊的下滑的趨勢中有望企穩。中期來看,疫情後大型超市業務會逐步回復正常,但仍將繼續承受電商、社區生鮮的分流。如何能更有緊密地連繫客戶,是大型超市所面臨的問題。所以長期來看,大型超市轉型需求逼切,需要盡快把把線上做起來。

 

羅蘭貝格任國強:有特色的超市才可獲青睞

 

位於上海淮海路的優衣褲旗艦店。記者於2月21日探訪時發現這裡已經開業,只是在這個上下有六層樓規模的零售店內,只有零星一兩位客人在購物(林雯婕攝)

 

  既然大型超市整體仍然受到電商的分流,那麼外資超市如何在國內遇到如此分化的情形呢?羅蘭貝格高級合夥人任國強在接受《經濟通通訊社》採訪時表示,其實像樂購這樣的外資超市在中國水土不服並不是因為疫情的關係,而源於一些長久以來的問題。一是這些品牌當初進入中國時沒有造好中長期規劃。比如過去選址較偏市中心,而近兩年租金上漲過快令其難以負擔;二是在電商的壓力下,國內大型超市的市場競爭本就十分激烈,國內連鎖大型超市因為更懂本地消費者而更具有競爭力。

 

  他指出,去年踏入中國的德國超市ALDI(奧樂齊)和Costco(開市客)在上海都大受歡迎,主要是因為它們與普通超市的經營模式不同,更有自己的特色。例如Costco雖然品類較少,但可以以超低價格鼓勵客戶大批量購買;而ALDI售賣的大多數是自有商品,超市可以直接與供應商簽約拿貨。正是這些特色令它們在中國市場獲得青睞。

 

  2月22日,當上海新冠肺炎疫情出現向好的趨勢後,人們發現,上海Costco超市又出現了排隊的現象,買盒羊角麵包就要排隊2小時,令Costco不得不實行限流措施,實時限流1000人。任國強說:「中國不缺大而全的超市,而是缺少有特色的東西。所以說,在中國這個欣欣向榮的市場,必須拿出真的好的東西,找到差異化的地方,令消費者有購買的的理由,短時期內生意就會有很大的增長。」

 

奢侈品、商場短期承壓 長遠仍有發展

 

疫情期間,交通管制措施令很多商業街人流稀少。有的商店即使開業也幾乎沒有客人光顧(林雯婕攝)

 

  比起大型超市,奢侈品零售店及購物中心就沒有那麼好運了。投資管理公司伯恩斯坦(Bernstein)最新發布的報告認為,新冠病毒疫情可能會讓奢侈品行業損失高達430億美元的銷售額。報告調查28名奢侈行業高管,43%的受訪高管表示,他們預計未來三到六個月的行業銷售額將受到影響,然後才會趨於平穩。

 

  報告中提到的數據顯示,去年中國消費者預計佔全球奢侈品市場總支出的35%左右,約佔全球奢侈品銷售增長的90%。但目前中國和其他國家實施的旅行禁令,令部分消費者無法到海外去購買奢侈品,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許多中國消費者都在國外購買奢侈品。

 

  而購物中心則面臨自身的業務壓力和商戶經營風險的雙重問題。一方面部分商場開始推行線上購物減少損失,如天虹百貨在疫情期間推廣自家小程序,號召顧客線上購買;同時,大量購物中心也發起了免租和減租以降低租戶經營壓力。

 

刺激消費政策左右實體零售業表現

 

  羅蘭貝格在報告中指出,購物中心有望在疫情結束後一段時間獲得補償性增長,但全年業務仍存在不確定性。長期來看,整體向好的趨勢不變。任國強解釋,由於復工推遲,短期內購物中心和奢侈品行業將面臨一定的壓力,但國人購買奢侈品的意願仍然存在。比如說,很多人本來農曆新年期間就有購買計劃,但由於疫情不能去店內試穿、試用就一直沒有買,所以等環境復甦後,這批消費者仍然會去買。另外,從長遠來看,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購買奢侈品人群愈來愈廣泛。當然,疫情之下,消費者通過旅遊購買奢侈品的現象會減少,但其中一部分購買會轉移至國內,所以他認為從長遠來看,奢侈品行業在國內仍然是向好的趨勢。

 

  好消息是,到上周末,上海的零售行業已經幾乎全面復工。上海市商務委副主任劉敏上周六(29日)在上海疫情防控新聞發布會上表示,截至目前,上海零售行業中的超市賣場累計開業接近100%;購物中心和百貨企業95%左右已正常營業;便利店企業開業91.4%。電商行業的主要企業已全部復工。主副食品行業中的農產品批發市場已全部恢復經營,菜市場開業率97.8%。此外,餐飲、家政、美髮美容行業協會明確,滿足防疫條件的餐飲企業可以恢復堂吃,全力推動行業復工復產,滿足群眾日常生活需求。

 

  「復工以後的短期內實體零售業的表現,還要看政府會不會出台刺激消費的政策、刺激的方式和力度。但從長期的、主流的趨勢來看,仍然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充滿信心,」任國強說。

 

撰文:駐滬記者林雯婕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人生有很多苦痛的經歷,但我不甘心去白受這些苦,要從中「獲利」,去學習,令苦變得有價值,再跟其他人分享► 即睇

延伸閱讀

緊貼市況
  • 00174 盛洋投資
  • 0.300
  • 02319 蒙牛乳業
  • 15.350
  • 02487 科笛-B
  • 11.740
  • 01873 維亞生物
  • 2.790
  • 02142 和鉑醫藥-B
  • 14.420
  • 02283 東江集團控股
  • 2.590
  • 目標︰$3.00
  • 00020 商湯-W
  • 2.080
  • 目標︰$2.70
  • 02899 紫金礦業
  • 25.820
  • 目標︰$27.00
  • 02209 喆麗控股
  • 7.160
  • 目標︰--
  • 01818 招金礦業
  • 24.480
  • 目標︰$25.00
  • 09988 阿里巴巴-W
  • 116.600
  • 00020 商湯-W
  • 2.080
  • 03690 美團-W
  • 101.900
  • 00388 香港交易所
  • 452.200
  • 00700 騰訊控股
  • 598.000
  • 09961 攜程集團—S
  • 580.500
  • 目標︰$596.00
  • 09896 名創優品
  • 48.660
  • 目標︰$52.00
  • 00270 粵海投資
  • 7.330
  • 目標︰$9.00
品味生活
備註: 本地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9/08/2025 12:53
中國指數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9/08/2025 12:53
期指之報價為即時更新,資料更新時間為 29/08/2025 12:53
緊貼市況之報價延遲最少15分鐘,資料更新時間為 29/08/2025 12:35
港股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由香港交易所提供; 香港交易所指定免費發放即時基本市場行情的網站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 生活
  • DIVA
  • 健康好人生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獨家優惠【etnet x 環球海產】 用戶專享全場95折,特價貨品更可折上折,立即選購五星級酒店御用海鮮!

樂本健 x etnet健康網購 | 購物滿額即送免費禮品

etnet榮獲2024-2025年度「數碼無障礙網頁嘉許計劃」三項金獎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