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日報社評

2025-08-12 07:40:52

跨境課程存灰色,釐政策規範營運

  繼崇正中學因涉及讓內地補習社「借殼辦學」而遭暫停學校營辦後,再多三間中學與內地教育機構合辦課程而受關注。跨境合辦課程是新事物,問題癥結是教育局沒有周全政策,易讓人鑽空子,當局應制訂清晰指引規範持份者。

 

面對殺校風險,私校設法自救

 

  香港教育和中學文憑試(DSE)備受青睞,因DSE獲國際600多間大學認可,成績優異除了可報讀本港8間資助大學外,還可報讀海外著名學府,而且還可藉此循另一條隊升讀內地百家名牌大學。由於內地高考人數逾1,000萬,在內地升學競爭激烈,令到愈來愈多考生轉投跑道,改循DSE升讀大學。

 

  港府近年推出多項搶人才計劃,獲批的專才可攜同受養人來港,有內地中介向無意來港定居的內地人推銷「考試移民」,假借人才計劃,安排其子女來港,以「本地生」身份爭取以大學聯招(JUPAS)升讀本港8間資助大學,衍生「考試移民」問題。

 

  教育局7月底修訂「本地生」的定義,要求受養人居港兩年才可申請報讀8大資助學位,以堵塞相關漏洞。

 

  可是,教育局修訂新規則之後,反而衍生了內地補習社跟本港私校合作「借殼辦學」,甚或提供高額收費的額外服務如課後補習和在港寄宿等。不管私校採取甚麼模式,均是游走於法例的灰色地帶。

 

  本地私校跟內地教育機構合作,因本港生源不足,很多中小學面臨縮班殺校風險,而DSE在內地學生心目中愈來愈吃香,吸納內地學生可起自救作用,而且可在考試經濟中套利。

 

  更重要是,港府在跨境合辦課程並沒有明確周全政策,存在很多灰色地帶,可衍生很多商機,讓一些辦學團體冒踩界風險行動。

 

  根據新規定,若要符合JUPAS資格須在港居住兩年,卻沒明言涵蓋的適用範圍,讓相關中學通過識變、應變來開拓生源,而內地中介卻利用內地家長想盡快安排子女來港升學的心願,作出踩界的舉動牟利,從而達到佔盡政策便利目的。

 

打擊誤導宣傳,釋本地生疑慮

 

  因此,教育局短期要檢視現時跨境合辦課程是否存在灰色地帶,從而衍生問題亂象,應立即嚴肅處理。

 

  同時,教育局亦應留意媒體廣告中有關跨境合辦課程是否有誤導性,一旦發現有誤導廣告須予以澄清,向內地人傳遞出正確訊息,若非合資格的學生是無法循JUPAS途徑報讀8間資助大學,釋除本地生對升讀大學機會減少的疑慮。

 

  長遠而言,當局應就跨境合辦課程制訂清晰指引,包括營運模式、收費、權責、收生宣傳等,確保有關辦學團體要有規有矩地營運。若發現內地中介有違規亂象,當局必要時尋求內地相關部門協助取締。

 

  在兩地融合的年代,引入內地學生是好事,正如前特首梁振英所說,需要設計好「閥門」,在執行上不能「中門大開」,所有違法者必須嚴懲,讓本地生、學校、中介等持份者有所規範,才能讓本地生和非本地生公平競爭,避免衍生不必要的社會矛盾。

【說說心理話】陳敏兒:人生有很多苦痛的經歷,但我不甘心去白受這些苦,要從中「獲利」,去學習,令苦變得有價值,再跟其他人分享► 即睇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etnet Bonus】賞你利嘉敏親筆簽名新書《逆齡生活日常》(價值HK$168)

【限時優惠$68/月】申請etnet強化版MQ手機串流報價服務 捕捉板塊輪動,提高獲利勝算

etnet榮膺「第九屆傳媒轉型大獎」四大獎項

大國博弈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流感高峰期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