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市新聞

21/11/2025 10:53

《品中資-羅國森》首選的旅遊平台,首選的旅遊概念股:攜程

  近期不少中資股公布業績後,即使盈利大幅增長,但股價卻「見光死」,最明顯就是小米(01810),但也有例外的,今日我品評的對象攜程(09961)就是最佳例子,尤其是在港股出現調整的時候,攜程公布第三季亮麗業績當日,股價逆市上升,實在是對投資者的莫大鼓勵。

  攜程是2021年4月來港上市的,招股價268元,以昨日(20日)的收市價554元計,4年多以來,股價只上升一倍左右,其實不算出色。但如果大家回想,攜程是在新冠疫情大流行的日子來港第二上市,在此前後的3年多,全球旅遊業正陷入冰河時期,這個表現其實也可以收貨了。
 
  攜程剛公布的今年第三季業績,絕對可以用亮麗來形容,無論同比和環比,各項指標都有不俗升幅。以收入計,第三季是183億元(人民幣.下同),同比上升16%;環比更升24%。但要一提,每年第三季因為季節性因素,旅遊業的生意都會較佳,因為是夏天,小朋友放暑假。
 
  四大業務中,住宿預訂收入80億元,同比上升18%,環比上升29%。交通票務收入63億,同比上升12%,環比上升17%。旅遊度假業務收入16億,同比上升3%,環比上升49%。商旅管理業務收入7.56億,同比上升15%,環比上升9%。
 
  以非公認會計準則計的第三季淨利潤192億元,比2024年同期大升近兩倍,但當中涉及處置了一些投資項目。如果以EBITDA計(除息稅折舊和攤銷前),盈利63億,同比上升10%,環比上升28%。
 
  自從2021年攜程來港第二上市之後,我就一直有跟進這隻股票,我是在2022年10月起開始推介攜程的,當時攜程股價大約240元左右,但後來跟隨大市回落至160元左右的低位。但當時我已經深信,攜程最惡劣的日子已經過去。結果,無論業績和股價,攜程都是拾級而上的。
 
*攜程是全方位的旅遊概念股*
 
  過去兩三年,我自己和朋友不少都是用攜程的旅遊平台去訂交通票務和酒店住宿。個別朋友也有透過攜程安排訂製式的旅遊方案,即是我們所說的「包團」。早前我去四川九寨溝旅行,在成都機場赫然發現,攜程原來也經營外幣找換服務,令我相信,攜程確實是一隻全方位的旅遊概念股。
 
  4年前攜程來港上市時,招股書披露,攜程程在內地的市場佔有率約一成四,而以全球計,也有2.3%的市場份額。
 
  她以Ctrip(經營內地高檔市場),Trip.com(經營國際業務)Qunar(去那兒,主要經營內地二三線城市低端旅遊市場)和Skyscanner(天巡,原為英國一家旅遊信息搜索公司,後來被攜程收購了)等品牌在內地,以至全球提供一站式的旅遊產品和服務。
 
  不過,我翻看這幾年的年報,攜程沒有再更新上述的資料,但我相信,經過這幾年的發展,攜程在內地和國際市場的佔有率應該會持續上升。在內地和亞洲地區,這個趨勢更沒有懸念了。
 
*本土業務佔比會增加*
 
  據我的觀察,在內地和亞洲主要城市,攜程已經是當地人首選的旅遊平台,而更重要的是,旅遊的需求在這些新興地區仍然是不斷增長。
 
  我在早前的一些品評中已經指出過,內地要刺激內需,旅遊絕對是可以考慮的一個環節。我指的旅遊,是指本土的旅遊。早前我去四川九寨溝旅行,就深深感受到本土旅遊的「威力」,因為在景區範圍內,一團又一團的內地旅行團,再加上個人遊,把整個景區都擠得水洩不通。不要忘記,當時已經過了十一黃金周呢!
 
  而且,旅遊是不需要特別政策去鼓勵,本身具備「自發性恢復」的一種內在需求,而由於內地經濟轉弱,為了節省開支,出國旅遊的需求,可能不及本地遊。由於內地的旅遊設施不斷改善,內地人,以至全球各地旅客都傾向往內地旅遊,內地業務的貢獻應該會更大。
 
  不過,從投資角度,大家值得留意的是,今年以來,攜程的股價其實沒有升過。去年底,攜程股價是540元,以昨日的股價554元計,升幅十分有限。但如果大家明白攜程最好的一個季度業績就是第三季,也可以不用心急,等到每年的8月份左右才吸納,持有一個季度,等業績公布後就沽出,也許是最精明的策略呢!《經濟通通訊社資深分析員 羅國森》
 
*《經濟通》所刊的署名及/或不署名文章,相關內容屬作者個人意見,並不代表《經濟通》立場,《經濟通》所扮演的角色是提供一個自由言論平台。

【你點睇?】港交所推每周股票期權新選擇,若能新增一隻作每周股票期權標的,您會選擇哪一隻?► 立即投票

人氣文章
財經新聞
評論
專題
專業版
HV2
精裝版
SV2
串流版
IQ 登入
強化版
TQ
強化版
MQ

貨幣攻略

關稅戰

說說心理話

Watch Trends 2025

北上食買玩

Wonder in Art

理財秘笈

山今養生智慧

輕鬆護老

照顧者 情緒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