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通通訊社19日專訊》近日有報道指,中資企業海杰航運將於9月20日(明日)開
通「中歐北極快航」,取道「北方海路」北極東北航線,連接大連、青島、上海、福州、寧波、
弗利克斯托(英國)、鹿特丹(荷蘭)、漢堡(德國)以及格但斯克(波蘭)等中歐核心樞紐,
中國至歐洲海運全程僅需19天,相比中歐班列快一周左右,較傳統蘇彝士航線快20天以上,
比好望角航線更是快30天以上。
今日在北京舉行的中國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有俄羅斯傳媒提問,北方海路對中國的作用,
以及中國與俄羅斯在該領域打算如何合作。
外交部發言人林劍回應稱,中國是北極事務的重要利益攸關方,一貫本著尊重、合作、共贏
、可持續的基本原則,參與北極事務,與各方加強合作,維護北極和平穩定,促進北極可持續發
展。近年來,國際社會更加關注北極航道的利用前景,北極航道有潛力成為國際貿易的重要路線
。中方願與包括俄羅斯在內的北冰洋沿岸國家以及其他感興趣的國家一道,在北極航道基礎設施
建設和運營方面加強國際合作,共同推進北極航道的開發利用與環境保護。
*美專家:將成歐亞海運補充選擇,影響國際貿易格局*
美國《Politico》18日報道,北極冰層加速融化,正在重塑北極地緣政治格局,
帶來新的航運通道和經濟機遇。中國嘗試開通的新航線,有望在亞洲和歐洲多個港口之間建立定
期服務,影響國際貿易格局。
報道引述美國北極研究所的高級研究員馬爾特.洪佩特(Malte Humpert)舉
例稱,歐洲從中國購買的聖誕節商品大多9月底發貨,通常需要40天到50天,於11月中旬
抵達鹿特丹。但所有船隻同時到達,將造成擁堵,大型船隻在進入鹿特丹或漢堡之前要等上一兩
周,而通過北極航線,船隻可以提前三到四周抵達,港口正好處於空閒狀態。
他並指,北極不會明天立即取代蘇彝士運河。蘇彝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會繼續發揮作用,但
北極將成為一種補充選擇。(sl)
【你點睇?】蘋果發布超薄iPhone Air,市場反應一般,股價跌1.5%。你認為其產品仍物有所值?► 立即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