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比亞迪2023年上半年營收3712.8億元人民幣,超越特斯拉同期418億美元,但二季度淨利潤63.6億元按年跌近三成,毛利率降至16.3%(2022年以來最低)。
事實要點:
▷ 2023年上半年營收3712.8億元人民幣,淨利155億元(按年增14%)。
▷ 二季度淨利63.6億元(按年跌近三成),毛利率16.3%(2022年以來最低)。
▷ 上半年海外銷量47萬輛(按年增132%),6月單月首破9萬輛。
▷ 研發開支308.8億元(按年增53%),存貨1408億元(2022年底1160億元)。
▷ 成都國際車展(周末揭幕)包館展示全矩陣車型,全年銷售目標550萬輛(首7月完成249萬輛)。
【FOCUS】從上半年營收超越特斯拉,到最新成都國際車展「包館秀」,中國新能源車龍頭比亞迪(01211),王者氣度依舊。但最新公布的中期業績,盡顯其口中「車業無序競爭」之殘酷。
*二季度淨利潤及毛利率大挫*
周末於成都揭幕的下半年國內首場A級車展,比亞迪再次以專館形式,大秀旗下王朝、海洋、方程豹、騰勢、仰望產品全矩陣。力拼「金九銀十」的霸氣背後,是全年550萬輛銷售目標壓力山大(首7月完成249萬輛)。
最新中報更將「迪王」於白熱化競爭的尷尬處境暴露無疑。上半年營收3712.8億元人民幣,首超特斯拉的418億美元,多賺近14%至155億元;但經測算下的二季度淨利63.6億元,按年挫近三成,為三年多來首次下跌。
更意外的是,比亞迪上半年海外市場銷量按年倍增(132%)至47萬輛,6月更首次企上9萬輛大關,儘管單車定價遠超國內,但上半年毛利率卻不升反降,二季度更錄2022年以來最低的16.3%,顯然未受益此第二增長曲線。
*巨額研發,惟未見碾壓優勢*
何解?拋開厭惡價格戰、又不得不打價格戰,拖累單車利潤跌破5000元,不可不提按年飆升53%的研發開支--308.8億元,相當於同期淨利的兩倍。數字或顯示此老牌車企,面對眾多新勢力後起之秀,不得不依賴創新以加深技術護城河。
不過,比亞迪截至7月底「天神之眼」車型累計銷量突破120萬輛,相比華為「乾崑智駕」搭載車型突破100萬輛,並未形成碾壓優勢。更何況,今次首次以「五界(問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同框亮相成都車展的鴻蒙智行,最新再註冊「絕界」商標,未來勢續攤薄比亞迪市佔,而背後的華為上半年研發高達969.5億元。
*存貨高企,破局看海外擴張*
除了盈利能力承壓,中報並顯示比亞迪截至6月底的應付賬款及票據高達2366.8億元,以及其他應付款1566億元;存貨從去年底的1160億元,升至1408億元(未經審計)。
鑑於此,不難理解公司加緊集結8艘滾裝船,以逾百萬輛總運力加速海外擴張的盤算,今年海外銷量大概率突破80萬輛。其中,比亞迪7月在歐洲銷量按年飆225%,超越特斯拉;在日本亦計劃將門店數今年內擴至100間,並訂下每店年銷150輛目標。
簡而言之,「迪王」二季度淨利急劇縮水,激進的研發投入跟持續下滑的毛利率形成反差,加上高企的應付賬款及存貨,均預示未來的嚴峻挑戰,破局關鍵還看海外擴張。然而,面對華為、小米等科技巨頭強勢跨界,各路玩家的高性價比車型層不出窮,要鞏固新能源「銷冠」地位,還看智駕研發何時轉化為可見的銷量、盈利優勢。
撐運動.護關節 | 維柏健健骨鐵三角【關節健骨至尊(升級版)】激筍買1送1 (原價$388)!同時修復、抗蝕、強骨,7天見效。立即把握健骨良機!(優惠期至18/9/2025)► 了解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