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瑞銀預測2025年施政報告可能將400萬至600萬港元住宅印花稅降至100元,年稅收損失少於20億港元,該價位物業佔市場成交量32%。
事實要點:
▷ 400萬至600萬港元物業佔整體成交量32%
▷ 減稅後年稅收損失少於20億港元(原稅率1.5%-2.25%)
▷ 400萬港元以下物業成交量年初至今增40%至11663宗
▷ 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現僅涵蓋5000萬港元以上物業
▷ 大灣區「多次往返」簽註擬擴至深圳以外(每日配額100輛)
瑞銀表示,對400萬元至600萬元物業的印花稅減免(由現時的1.5%至2.25%降至一律100元)的可能性屬中等,估計每年稅收損失少於20億元,與2023至2025年間每年錄得的140億至700億元土地收益相比,屬相對較小的金額。該價位的物業目前佔整體市場成交量的32%。針對性印花稅減免有望進一步刺激市場成交量,加快行業去庫存,並支持土地銷售。值得注意的是,自2025年2月印花稅減免後,400萬元以下物業的成交量年初至今已上升40%,達11663宗。
瑞銀表示,於7月31日首次指出「資本通買樓」計劃的潛在影響,當時財政司司長宣布政府正與內地部門合作,研究放寬跨境資金轉移限制。儘管仍有許多細節需商討,該行不預期該計劃會在短期內全國推行。不過,任何政策更新都有可能釋放因美國加息而受壓的本地潛在需求。另一方面,該行認為進一步放寬「資本投資者入境計劃」下豪宅投資限制的可能性屬中等,目前該計劃僅涵蓋5000萬元或以上的物業。
瑞銀提及,香港政府亦可能致力吸引更多內地旅客,以支持本地零售業。繼「粵車南下」計劃推出後(每日配額為100輛內地車輛可進入香港市區),預期「多次往返」個人遊簽註可能擴展至深圳以外的大灣區城市居民。該行亦預期北部都會區的發展將繼續成為施政報告的重點,並會加快相關發展措施。此外,政府可能會公布「房託通」的最新推出時間表。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