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內容由人工智能根據現有市場數據及新聞來源生成,僅供參考。其內容不代表《經濟通》之觀點或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鑒於AI生成資訊可能存在錯誤、遺漏或偏差,用戶應自行核實相關內容或諮詢專業意見後再作出投資決定。《經濟通》對因依賴本內容而導致之任何損失或損害概不負責。
瑞銀5日指中電(00002)2025年上半年經常性淨利潤按年跌8%至52億港元,香港業務盈利增6%至46億港元,澳洲業務盈利降73%至1.67億港元。
事實要點:
▷ 2025年上半年經常性淨利潤52億港元(按年跌8%,低於市場預期)
▷ 香港業務盈利46億港元(按年增6%,受平均淨固定資產增加推動)
▷ 澳洲業務盈利1.67億港元(按年降73%,主因零售利潤率壓縮及煤電成本增)
▷ 中國內地業務盈利按年降12%(陽江核電電價降,大亞灣發電量增部分抵消)
▷ 管理層目標2029年中國內地可再生能源產能達6GW(2025年上半年為2.3GW)
(註:原文未提及新聞發布年份,僅有「5日」,故日期保留原始表述;事件日期「2025年上半年」為原文明確時間點)
瑞銀發表研究報告指,中電(00002)2025年上半年經常性淨利潤按年下跌8%至52億元,略低於市場預期及該行預期。該行維持「買入」評級,目標價74元。
香港業務方面,盈利按年增長6%至46億元,受平均淨固定資產增加推動;中國內地業務方面,盈利按年下降12%,主要因為陽江核電市場銷售平均電價降低,部分被大亞灣電站發電量增加抵消;可再生能源市場電價降低及高限電率,部分被新增可再生能源產能抵銷。澳洲業務方面,盈利從2024年上半年6.11億元下降73%至1.67億元,主要因為零售客戶業務因競爭激烈導致利潤率壓縮;2025年Mount Piper及Yallourn電站因更多停電導致煤炭成本增加及發電量減少,部分被能源業務因實現價格提高的略高貢獻抵消。
中電管理層預計,澳洲業務成本優化將在持續競爭的市場環境中改善零售業務利潤率;到2030年將合同可再生能源組合擴大至3GW,靈活產能達1.6GW;中國內地業務目標到2029年實現6GW可再生能源產能,高於2025年上半年的2.3GW;另外,管理層預計前三季度股息按年持平。若有更可持續的基本面增長支持,第四季度股息可能上調,需經董事會批准。
*編者按:本文只供參考之用,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建議招致損失,概與《經濟通通訊社》、編者及作者無涉。
《經濟通通訊社5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推崇「是旦主義」!精神科專科醫生許龍杰:不一定要追求完美!人生如「腸粉」,要加上不同醬料,才會有韻味► 即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