渣打銀行與香港貿發局聯合公布最新的渣打大灣區營商景氣指數(GBAI)顯示,大灣區企業當前的營商表現在美國「解放日」關稅衝擊後仍具韌性,主要受惠於提前安排的訂單及生產活動。同時,企業在季內對未來展望持審慎態度,整體預期有所放緩但仍屬正面。
*第二季「現狀」指數按季輕微下跌至53.1*
第二季「現狀」指數輕微下跌至53.1,較第一季的53.5略為回落。指數細項的分項表現印證提前安排訂單的說法,其中「生產/銷售」是八個主要子指數中表現最強的項目,不論是絕對值(57.1,為一年來最高)或變幅(+4.2點)均居首位。其他錄得增幅的子指數包括「固定資產投資」(+2.0點)、「利潤」(+1.1點)及「原材料庫存」(+0.1點)。
另一方面,「預期」指數由第一季的54.3下跌至第二季的52.0,為自2022年第四季以來最低水平,但仍高於50的中性水平。子指數普遍錄得跌幅,除「產能利用率」外,八個預期子指數中有七項錄得下跌。季內跌幅最大的分別是「融資規模」(-5.1點)、「成品/服務價格」(-4.8點)及「生產/銷售」(-2.6點)。
*「創新和技術」表現最佳*
按行業劃分,「創新和技術」表現最佳,「現狀」及「預期」分別上升6.3點及5.5點。「製造和貿易」短期表現具韌性(分別下跌0.4點及2.1點),顯示製造商在美國關稅實施前忙於處理急單。儘管受訪企業認為中國的消費品以舊換新政策有效,「零售和批發」仍分別下跌1.0點及4.1點。
大灣區城市中,香港與廣州表現同樣錄得下跌。季內,香港錄得較大跌幅,「現狀」及「預期」分別下跌9.8點及10.5點,多少反映香港對外圍因素較敏感,以及本地消費疲弱。廣州的「現狀」及「預期」則分別下跌9.3點及6.3點。
《經濟通通訊社9日專訊》
【說說心理話】網戀騙案:專家分析為何女性/高學歷人士較易「沉船」!若不幸被騙,如何處理自己情緒?►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