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色防疫考執行 轉碼準則須釐清
12/07/2022
本地新冠確診持續徘徊高位,港府昨天宣布,安心出行將改行實名制,並引入「紅綠燈」健康碼系統,確診者會轉成紅碼,無法進入可脫口罩的高風險處所,並配合電子手環,料可確保居家隔離者不會犯禁,造成社區隱形傳播。
三色防疫為重大政策改變,當局能否達成目標,極為考驗執行能力和資源配套,官員更須回應大眾疑慮,釐清密切接觸者定義及轉碼準則,以免太多人驟變黃碼,影響社會運作。
手環從未撤銷 新策撥亂反正
醫衞局局長盧寵茂形容,變幻是永恒,為了更精準對抗當前疫情,冀盡快推出三色系統,一旦有人核酸檢測陽性,當局將同時發出隔離令,以及送上電子手環,雙重確保當前逾萬名合資格的染疫者一直依例留家。
事實上,上屆政府從未正式撤銷居家隔離需要佩戴手環的要求,只是2、3月全城爆疫時無力履行,其後也顯得不了了之。新一屆政府申明,相關人士周五起必須用手環,只能稱為撥亂反正,當局在後台技術和前綫執法上,如何防範手帶遭破壞,或避免有人如病毒初襲本港時亂走,仍待觀察。
海外入境者今後將獲發黃碼,以便容許把7天的酒店檢疫,局部改為居家檢疫、甚至更寬鬆的自我健康監測。這無疑有助本港與國際大勢略為接軌,惟當局必須避免重蹈商場掃碼僅被動執法,致成效不彰的覆轍,積極確認獲寬免的入境者皆點對點上班或上學,然後直接回家。
不僅海外抵港者有潛在播毒風險,曾與本地患者交集人士亦然。有別澳門只准黃碼者坐的士或私家車,盧寵茂表示,本地黃碼者未來應可選搭公共交通,但他卻未有闡釋,究竟甚麼情況會觸發綠碼轉成黃碼。
本港現時日增約3,000宗確診,意味相關密切接觸者隨時以萬計。無論從檢疫抑或轉碼角度審視,當局俱有必要及早為大眾釋疑,清楚列明當前定義,以及會否參考澳門,再細分出核心密切接觸者、共同軌迹人士、一般接觸者等,更精準採取差別防疫要求。
加快核酸檢測 嚴防錯誤分碼
倘港府今後準備看齊粵澳,市民須手持綠碼,始能自由進出須掃碼的公共場所,則當局有必要與協助解禁的核酸檢測商,加快採樣、送檢等流程,以求盡早出結果,也要以疫苗通行證前車為鑑,任何系統更新後,都要嚴防出現錯誤分類。
特首李家超不時強調,防疫要基於科學和數據精準應對,以最小代價達至最高效果。引入紅綠燈機制,對外有助放寬海外人士抵港後的隔離日數和地點,亦有機會令本港防疫政策,與內地更為接軌,可望促成經濟和社會復常。
不過,對普羅大眾而言,新政府今次要求安心出行改行實名制,再加「紅綠燈」,確是顯著政策轉向,正面來看彰顯了絕不躺平的決心,反過來卻有可能加劇市民抗疫疲勞。當局有必要妥善解說新策理念,釋除社會對突遭轉碼的疑慮,且投入足夠人力、物力,確保執行上妥貼到位,大家才能心悅誠服,全力配合抗疫。
【香港好去處】2025去邊最好玩?etnet為你提供全港最齊盛事活動,所有資訊盡在掌握!► 即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