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通關為期不遠 加緊堵塞防疫漏洞
09/11/2021
本港近日頻出現與內地逐步通關的好消息,由廣東省開始的「小通關」,相信為期不遠。不過,本地昨日雖再次零確診,但聖誕長假期在即,往返歐洲這個疫情重災區的國際航班趨增,當局必須從頭到尾審視入境、檢測到隔離每個步驟,考慮撤銷機組人員居家隔離的安排,立刻更新兩個多月來從未修正的指明地區風險評級,竭力堅壁清野,嚴防輸入。
歐成疫情中心 港復航增風險
特首林鄭月娥接受本報獨家專訪時透露,與內地通關將會小規模、逐步和有序推行。她相信,初期以廣東省先行,市民須接種兩劑疫苗,接受內地健康碼系統監察行蹤,恩恤和商務需要人士會優先通關。
香港工商總會主席王庭聰形容,林鄭的講法是好開始。在惠州設廠的他憶述,過去1年多已曾在兩地檢疫6、7次,業界人士每每不能簽署文件、會見律師,極為不便,認同有序局部通關,建議可先要求「點對點」出行,又或限制首周行程。
有消息指,內地要求今後一宗本地確診便會實行熔斷,暫停與港通關,看齊對澳門的嚴格安排。本港縱已連續1個月無社區確診,昨日更是上月10日以來首度「清零」,但世衞上周五警告,歐洲重新成為環球疫情中心,國泰本月起又重啟米蘭及馬德里等航綫,意味本港輸入風險增加。
隨着多國開關帶來更多轉機乘客,加上強勁貨運需求,國泰得以恢復多條歐洲航綫有限度營運,港府要防止機場再成防疫缺口,須趁長假到臨前盡快推出降低交叉感染風險的措施,妥善分隔內地和國際抵港人士,以及轉機和非轉機客。
雖然港府料將同時禁止內地和國際航班機員混合執勤,但內地據報對本港仍容許個別機組人員居家隔離,有所微言。港大流行病學教授Ben Cowling認為,從防疫角度來看,就算市區酒店檢疫其實亦未夠安全,應考慮在市郊建設專門設施,讓抵港人士與設施職員分別居住,以防病毒流入社區。
疫情評級滯後 削弱檢疫防綫
全球疫情瞬息萬變,本港月初亦在英國入境客,首度驗出常稱Delta+的AY.4.2高傳染力變種株,但港府打從8月20日以來,從沒更新25個A組高風險指明地區,歐洲現況最嚴峻的波羅的海三國,新症剛破頂的德國皆未入榜,反而憑高接種率大幅遏下疫情的西班牙仍處A組。
更甚者,現時唯一獲評C組低風險的新西蘭,過去1周升至每十萬人有2.5宗確診,未算極差,但已是B組日本、以至A組印尼的12.5倍。從本港過去1個月的輸入個案分布可見,印尼大概未能揪出當地所有染疫者。港府未因容許新西蘭抵港人士檢疫少至7天而漏招,的確帶點幸運元素。
抗疫絕對要時刻科學為本,港府應當透徹審視每個防疫範疇,包括地區風險評級、酒店檢疫安排、大學病毒溯源合作等等,並全力催谷尚未打針的老弱人士盡快動身,已夠時間加針者及早接種,才能根除再次與通關失之交臂的風險。
【你點睇?】普京期望上合組織能形成歐亞不可分割的安全架構。你認為上合是否有實力擔任更重要的全球安全角色?► 立即投票